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广州可以再大胆一点

2020-08-12   南方都市报   阅读量:25

陈清泉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远程测试许可,将在广州市路测范围内正式进行开放道路的全无人驾驶路测。据了解,该智能网联汽车远程测试许可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公安局联合颁发。路测范围为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路段的一级道路和二级道路。

    日前印发的《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亦提出将大力发展“智车”,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外纷纷加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当下,广州将如何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又将如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发展数字经济?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陈清泉。

    构建“四网四流”体系来释放数字生产力

    南都:如今数字化趋势愈发红火,您如何看待“数字”的力量?

    陈清泉: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数字化特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越来越从数字经济中汲取发展新动能。我认为“数字”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人的数字化、物的数字化,以及二者互通互联后形成信息流以产生人机融合的智能社会,释放数字化生产力需要将具有技术特征的机器智能与具有人文特征的认知智能相融合。我目前提出的能源/交通/信息/人文的四网融合体系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南都:您能具体阐释一下这个“四网融合体系”吗?

    陈清泉:“四网”就是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和人文网。其中,人文网是上层建筑,能源网、信息网和交通网是经济基础的三大支柱。人文网的核心是人性、观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与人的思维直接相关的东西,表现为人的言行、呈现于文化传统、社会风尚之中。上层建筑范畴的人文网,与经济基础范畴的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互相关联,互相交织,互相促进,互相弥补,可产生更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效益。

    数字化生产不仅驱动着“四网”的发展,还驱动着“四流”的融合,即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的融合,“四网四流”实际上是将能源革命、汽车革命、信息革命融合起来产生更大的效果,其主要载体是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网联建筑。

    南都:听起来是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如何落地?

    陈清泉:第一需要政策,第二需要资金。资金的目的是促进新的产业链产生,调动企业。对于“四网四流”的落地,我们已经在福州高新区试点,如果广州有兴趣,也可以合作。我前不久发布了《数字经济下的能源革命——四网四流产业发展战略白皮书》,希望白皮书能够促进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战略合作,对新基建的实施产生影响,因为新基建不能各自为政。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未来将出现“物链网”

    南都:作为“四网四流”的载体之一,您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

    陈清泉:近年来各国都大力支持智能网联车的发展,而我国的产业生态创新环境领先于国际,如政策扶持、制定道路测试法规、建设示范区、基础数据平台、产业创新联盟和批准重点项目等。但在汽车智能化的汽车电子、高精度传感器、车辆控制、基础硬件与芯片方面,我国还存在差距,特别是在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中央处理芯片、计算平台、开发测试工具链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卡脖子”难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加速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智能网联领域中“四网”的交叉融合,形成产业生态联合创新的优势。

    南都: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会呈现何种面貌?

    陈清泉: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打破传统产业间的壁垒,实现交通、信息、能源与人文之间的互动性创新与可演化智能,成为潜在产值可达数以万亿计的智慧城市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出行、用能、社交与生活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出现“物链网”,物链网=区块链+物联网,是下一代的物联网,融合区块链和物联网成为新基建,负责安全进行信息采集。物链网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信性、可审计性。利用边缘计算、大数据、AI技术实现分布式的智能汽车充电管理,可协调充放电网络和配电网,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优化电池储能系统。而智能汽车通过感知、认知,不断纠正人的行为,可以比真正的司机做得更好。

    智能网联汽车将成广州创新驱动的重要产业

    南都: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是广州的支柱产业,您怎么看广州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优势?

    陈清泉:从全国来说,广州的经济实力雄厚,在对外改革开放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广州已经建设出全国最大的封闭测试场,这对于突破自动驾驶中与通信、地图和数据等本地互动属性决定的安全性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实现适合我国的自动驾驶推广与应用。我认为,通过各行业更深入和密切的合作,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广州创新驱动的重要产业之一。

    南都:您再给分析一下,广州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时存在什么问题?

    陈清泉: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基于多个行业尤其是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协同,是技术性能与安全指标的联合创新,这特别需要顶层设计与系统架构方案。另外,广州高端人才的密集度不如长三角和京津地区,但是广州本身有政策优势和经济实力,所以我认为广州可以在政策方面再大胆一点,并尝试在对外引进人才和技术方面走在全国前面。

    南都:对于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协同,广州作为地方政府是否难以突破?

    陈清泉:对。所以广州要利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去向中央争取一些扶持。广州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做到其他城市做不到的事。

    广州应加强与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南都:除了政策,广州应当如何借助大湾区的力量发展数字经济?

    陈清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但也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数字化和智能化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广州可以加强与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数字经济方面的高端人才,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南都:您一直在强调人才,怎样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

    陈清泉: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工程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办出前瞻性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并加强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最近国际上工程教育进步得很快。工程教育改革,最大的核心就是培育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我们对数学类的课程要进行改造,主要要吸取精锐,基本概念、基本功、思维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当他需要的时候去哪里找,要怎么找就可以了,更多的时间要腾出来,做创新思维和实践。

    我还建议,在大湾区建立以人工智能赋能的应用型大学。这个应用型大学应该学制短,除了全日制外,还可以办灵活的非全日制,例如采用晚上和周末上课,培养创新思维和孵化项目,也可为在职科技人员提供培训。

    院士档案

    陈清泉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机,电力驱动、电动汽车和智慧能源系统专家,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及高级顾问;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匈牙利工程院荣誉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主席。

    提出了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汽车学奠定了基础,使现代电动汽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又提出了能源与信息的联系,智慧能源系统,能源计算机、能源银行,四网四流(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的融合,及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的融合)产业发展战略,以碳平衡原理优化多能源系统。多次获得国际性科技杰出成就奖。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裘萍 

    执行统筹:南都记者 冯芸清 江英 

    采写:南都记者 冯芸清 实习生 梁思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