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能源转型根本路径是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发力

2024-03-19   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量:37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3月19日在香港绿色创科论坛上表示,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实现能源转型,而能源转型的根本路径,是能源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同时发力。他指出,能源革命目前有三大挑战,包括可持续性、可负担性以及可靠性,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为低碳化、智能化以及电气化及氢能替代。

    对于能源转型的相关路径,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下称中电集团)客户成功及销售总监卢志华表示,中电集团在生产端推进“上网电价”计划,鼓励居民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从计划开始至今的4年内,有30000人提出申请,较计划开始前100人的申请量有较大的提升。该计划成功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在香港的普及。同时,中电集团也计划扩大从内地引进再生能源规模,以降低碳排放水平。

    卢志华进一步表示,在能源消费端,中电集团对商场、街市等建筑进行能源审核,检视建筑中各个部分的能耗情况,为建筑运营方提供能源效益提升方案,以帮助降低大楼在运营期的碳排放水平。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科技以及相关应用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谈及香港绿色科技发展时,陈清泉指出,在绿色科技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完善的创科生态圈。在技术商品化过程中,一个完善的创科生态圈能够让不同持份者间的相互合作更为顺畅。

    陈清泉进一步指出,在技术转化的众多流程中,香港在技术研究以及金融赋能等领域有优势,但在应用研究领域以及高科技企业培育方面较为薄弱。香港应该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吸引大湾区其他城市以及国际人才支持,同时加强与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世界创新高地。

    2020年,中国提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陈清泉指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发电量在不断进步,太阳能以及风能发电装机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这些能源存在不稳定性。如果要使这些清洁能源达到安全高效,需要储能装置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协调。新型电力系统预期能通过不同发电来源的多源互补,以达到实现电力随机波动的供需平衡。

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电机、电力驱动、电动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