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小课堂融入大学堂 创新教育“有加更有减”

2012-12-12   央视网搜索   阅读量:9

带着自己刚刚完成的课题《利用超亲水原理对防雾腹腔镜的探究与设计》,控江中学高二学生杜印博不久前来到上海理工大学,与庄松林院士面对面。此前,他已经在庄院士的国家级光学实验室做了一次次实验。庄院士告诉他:中学阶段培养创新精神非常重要,创新不在于做出什么结果,关键是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优秀中学生进入院士团队做课题,是杨浦区推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举措。杨浦区内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4所全日制高校,6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云集了52位两院院士。自2009年获批“上海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后,杨浦区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联动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  金字塔尖的学生,不能陷在课本里  在庄院士面前,杜印博丝毫不胆怯,他带来了20多页纸的论文和一盒亲手镀膜的镜片。从今年5月入选院士团队以来,杜印博在庄院士团队的黄元申教授指导下做课题,每个周末,他都来到上海理工大学,用这里价值上百万元的光驰镀膜机做实验。  黄教授教他如何搜索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了解防雾技术的最新科研进展。“这样才能有底气,也防止做无用功。”杜印博选择了从疏水性着手,他希望通过镀膜改变镜头表面的亲水性,使得水珠附着的角度变化,从而减少反射角,减缓起雾。那天见面后,庄院士还鼓励他,“不妨试试憎水膜,让水根本上不去。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是高中生进入院士团队的第二届学生。去年第一届有28位高中学生参加,今年有32名高中生入选,是由各院士与高校专家带教团队直接面试选拔出来的,要求学生有创意、对科技创新探究活动感兴趣。  大学资源全面向中小学开放  “创新教育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生,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终身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告诉记者,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区域教育转型的新要求,杨浦盘活区域教育资源,正在探索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基础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格局。  每周二下午,上理工附中高一学生坐两部大巴,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实训中心上《工程素养》课。刘飏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3D成型机,潘佳颖则学会了用光栅尺测量头发丝……  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做实验,师生到高校图书馆借书阅览,小课堂搬进大学堂,大教授进入小课堂,这在杨浦区中小学校已经成为“常态”。区内一部分中小学生可到复旦大学基因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济大学向选修有关项目的学生开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开放“机械学院研究生实验室”、“虚拟技术中心”等5个研究场所。复旦大学图书馆向全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放。同时,复旦、同济等高校的图书馆对附中教师或学生开放。  联手精耕课改“试验田”  “日常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比仅仅进入实验室更重要。”庄松林院士多次表达这个观点。  杨浦区中小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着力建构与大学衔接的校本课程体系。复旦二附中在“名师讲坛”的基础上由复旦大学等高校提供支持,推出了适合初中学生的《漫游星空》网络课程;同济一附中在学生需求调研基础上,与同济大学合作开设基础德语、三维动漫设计等建筑艺术类特色课程,由同济大学专业教师任教;上海理工大学把机器人、计算机等优势专业课程向高中延伸,供附中学生选修;上海体院附中学生可选修上海体院“体育新闻”、“体育英语”、“体育编舞”等强势课程。中小学与大学联手精耕课改“试验田”,为校本课程建设增值。  此外,杨浦区还和高校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以及开设研究型课程的能力。庄松林院士也提出建议,“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堂,物理老师、生物老师不妨也进入大学教授团队,一起做科研。”  ■记者手记 创新教育“有加更有减”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世纪之问同样对基础教育发出了质疑。很显然,在应试的大背景下,孩子们忙着重复做题,在标准答案约束下艰难求知,要说未来有多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很难说。而学校要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难。  杨浦区是上海基础教育发达区域,也是高校云集的知识重镇,该区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联动机制,试图依托高校走出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之路。但正如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所言,教育的滞后效应,使人不敢轻言创新试验区的成效。不过,我们也许可以从两个维度观察和考量一些变化。一是创新试验应该可以从积极的层面回应减负增效问题,创新试验既在做加法,更在做减法,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减轻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创新试验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教育任重道远。因为毕竟,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需要一大批具备创新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人才,而教育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也必须思考和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与新挑战。首席记者 李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