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这群高中生摘下青创赛奖章,还向院士作起了汇报!

2024-03-24   上观新闻   阅读量:160

    3月22日,嘉定区第一中学举行首届嘉懿科学论坛暨科学教育顾问、导师聘任仪式。8组共12名高二学生带着他们历时一年完成的课题走上舞台,向出席论坛的院士、教授、工程师、研究员等一众“科学大咖”汇报科研经历与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汇报的多名学生在刚刚落幕的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青创赛”)中收获奖项。本次论坛是既是嘉定一中青创赛系列活动的延续,也是学校为“小科学家”们搭建的成长舞台,希望能培养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有志从事科研事业的学生。

    

    论坛现场

    生活体验成为灵感来源

    此次登台展示的八项学生课题涉及环境科学、社会科学、大数据等领域。别以为这些领域离高中生的生活很远,不少学生的课题灵感正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

    每到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的马路就会十分拥堵,容易产生交通隐患,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学生和家长。学生潘梦婕想到,能否借助数学模型为缓解校门口拥堵问题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方案。

    她尝试对可能影响学生到校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学生到校的高峰时间。经过调研,她发现学生到校高峰时间在7:05左右,建议学校增加人力、加强管理。她还通过测算提出了用短驳车送学生到校以缓解校门口拥堵情况的方案。

    

学生潘梦婕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潘梦婕凭借这一课题——“高中生进校实践与校门拥堵的相关性计算与解决方案的数学模型验证”在本届青创赛中获得三等奖。

    欧阳天贻同样是一位细心观察生活的女生。暑假里,她和家人一起做南瓜饼,看到奶奶将一只只南瓜饼用保鲜膜包裹起来用以保存,这让她关注起了保鲜膜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

    目前已有的环保保鲜膜往往因为原料昂贵、工序复杂、对设备与制备环境要求高等原因而没能大量投入市场。欧阳天贻由课上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联想到是否能够用生活中更常见的可食用材料制成水膜帮助蔬果保鲜。

    

学生欧阳天贻介绍环保保鲜膜的探究过程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与分析,她最终用甘油、葡萄糖浆、明胶等材料制备出了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蔬果保鲜膜。这一创新成果让欧阳天贻在本届青创赛中获得二等奖

    课题展现“未来公民”担当

    有人说科技是冰冷的,但在论坛上,小编发现不少学生的课题充满温暖,他们用科技创新更好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现出“未来公民”的责任担当。

    学生李相辰暑假回老家时,目睹一位老人心脏骤停不幸离世。这让他开始关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投放和普及问题。

    回到上海,他聚焦学校所在的菊园新区街道,对aed设备的投放、分布,以及居民对aed的了解程度进行调研。针对aed设备设置和管理规定不完善、居民对aed了解较少但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等情况,他设计了一个有政府、红十字会、商家等多方参与的aed投放与维护体系,并制定了aed普及宣传行动方案。

    

学生李相辰就aed的投放与普及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

    最终,李相辰凭借课题“菊园新区aed设备的设置维护体系建设和大众普及的研究”在本届青创赛获得一等奖。

    学生王苏阳十分关注环保问题。一次,他在一条河堤上发现了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后,他开始思考:是否有比人工巡查更高效、成本更低的监测手段?

    

学生王苏阳将自己无人机爱好转化为创新动力

    身为学校无人机社团的一员,王苏阳想到也许可以通过无人机配备高分辨率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对福寿螺卵进行巡查。经历了无人机系统架构设计、模型训练、飞行策略制定等探究过程,王苏阳的设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并在本届青创赛中获得二等奖。接下去,他还将尝试将这项技术运用于识别更多入侵物种。

    比奖项更宝贵的是成长

    据介绍,在本届青创赛中,嘉定一中共获得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和15项三等奖。由嘉定一中创办、目前在嘉定一中借址办校的嘉一实验高中荣获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4项三等奖。同时,两校学子还获得了11项专项奖。嘉定一中荣获上海市优秀组织单位奖。

    

在本届青创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

    亮眼的成绩单让学生们自豪,不过奖项背后的成长似乎更让他们“回味无穷”。

    获得一等奖好成绩的李相辰坦言,在研究过程中,调查量之庞大曾让他感到无助。是老师的指导和父母的鼓励,让他走到了最后。曾经困扰他的问题成为收获的来源:“正是对数百人次的调研,让课题有了真实性与实用性。这次参赛经历是宝贵的,它让我对进行社会调研与科学创新研究的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同样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张煜晨表示:“进行课题探究期间的酸甜苦辣,如今想起依旧回味无穷。最大的困难是将设想转化为现实,其中不乏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大胆尝试,最终做出了比较满意的成果。整个过程培养了我独立、创新的精神。”

在本届青创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张煜晨

    院士为“小科学家”送上寄语

    “非常震撼”“很前沿”“可以说达到了本科生、研究生的水平”……此次论坛为学生搭建了与“科学大咖”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谷付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杨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正高级工程师王明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邓路听过学生的汇报后纷纷“点赞”,并给出了优化建议。

    两位院士为“小科学家”们送上寄语。“无论你们将来上大学、参加生产建设或者从事科技工作,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对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真正产生兴趣,才会有创新的原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谈到,参与科创活动,是培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确立志愿、志向的重要途径,希望学生们扩展科学视野,善于观察研究,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向学生们“写信”,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科研经历。“我现在回想年轻的时候,做科研是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我们遇到越难的东西越高兴。”庄院士形容做科研如同开宝库,最先打开宝库的人,往往可以最快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勉励学生不要有为难情绪,越难做的事情才越有价值。“心比天高,脚踏实地。”庄院士用自己的座右铭与学生共勉。

    

    论坛当日,嘉定一中聘任孙承纬、庄松林两位工程院院士为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顾问,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谷付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杨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正高级工程师王明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邓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研究员孙今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滔为科学导师。他们将为嘉定一中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进一步助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