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对接  >  成果详情

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微创治疗四肢骨折

骨科常用的牵引床属皮牵引,牵引力量小,且牵引力线与下肢机械轴线不一致,复位效果差;适用范围窄,仅适用于股骨近端和股骨干骨折;使用不当易发生足部、会阴部软组织和神经牵拉伤或挤压伤。针对这些局限性,张英泽院士提出骨折顺势复位固定理论,并由此研发了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图1),迄今已生产出第9代。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具有以下特点:(1)牵引力线与下肢机械轴线一致,沿骨长轴顺势牵引,充分利用骨折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的挤压作用,有效复位骨折;(2)真正实现了骨对骨牵引,牵引力量最大化,最大达700N;(3)能够有效复位重叠移位、侧方移位、前后移位、旋转移位、侧方成角和前后成角移位;突破了粉碎骨折、相对陈旧骨折、多段骨折和残肢骨折等复杂骨折难以闭合复位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临床各种复位工具不能解决的难题,使四肢复杂骨折闭合复位率提高至98%以上;(4)该复位器不仅可有效维持骨折对位,而且可自由移动并使患肢随之改变体位,便于术中透视及内固定物置入;(5)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四肢骨折。

该复位器设计精巧,操作简便,价格仅4~5万,约为牵引床的1/20,便于基层医院应用。迄今在美国、乌克兰、日本、缅甸和国内900余家各级医院应用。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结构和使用说明。图A,俯视观;图B,侧面观,图C,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微创复位胫骨平台骨折,牵引弓分别连接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远端;图D,使用后折叠放置于器械盒。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尤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残肢骨折患者和足踝部开放骨折或感染患者不能使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世界性难题。

成果完成人:张英泽
张英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伤骨科专家
相关成果
  • 人工肝救治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显著降低病死率
  • 天玑通用型智能骨科导航机器人
  • 微创保膝手术技术和器械
  • 腰椎间盘突出牵引振动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