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王忠诚:“万颅之魂”的情怀

2017-08-09   红色记忆网   阅读量:107

在医学界,北京天坛医院被看作是中国神经外科的“黄埔军校”,它的创建者就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在他的带领下,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北京天坛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和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

回望从医60年的经历,这位83岁的老人说出了他的心愿:“我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再为人民多解决一些神经外科的难题,为神经外科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特别是培养领军人才。”

因贫寒“误入”医途

192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的王忠诚,并非从小立志学医。那时候,他的志向是学工,因为觉得国家的建设要靠工业。然而,“家里条件不好,考大学时,赶上北大医学院不收学费,其他学校都要收钱,就这么学了医。完全是为了自谋生路,能活下去。”王忠诚追忆道。

1944年,王忠诚进入北大医学院医学系学习。195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立医院任普外科大夫。1951年,王忠诚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正是这次经历,让王忠诚从普通外科转向神经外科领域。

1952年卫生部在天津组织神经外科学习班,王忠诚第一个报名参加。不久,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在北京筹建,王忠诚也随之调到北京,开始了神经外科的创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神经外科最大的难题就是诊断。据王忠诚的学生、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张亚卓介绍,脑血管造影是脑肿瘤的一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很高。“因为封锁,这种检查方法我们不掌握,在缺少资料和设备的情况下,王先生他们只能靠自己摸索。”

为了掌握当时国际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在同仁医院一间没有通风设备的房屋里,王忠诚和同事一起,与尸体打了整整一个夏季的交道。他们在尸体上穿刺,然后照相,不断地检查,在放射线的直接照射下,一干就是几个月。

就这样,耗费10年心血,王忠诚积累了2500余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并对照手术发现进行分析归纳,在1965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这部专著被学术界称为“在神经外科诊断方面具有划阶段的意义”,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脑血管造影术的普及,缩短了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近30年的差距。这项技术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CT技术引进中国。

攻克神经外科手术禁区

“因为动脉瘤是很容易出血的,出一次血死亡概率是30%,出血两次就是60%,每一次破裂死亡率都成倍增长。如果三次破裂,死亡率几乎就是百分百,所以脑动脉瘤的手术是危险性很大的。”王忠诚告诉记者。

1980年6月的一天,王忠诚收下了一个脑中长有巨大动脉瘤的病人。就在术前麻醉时,病人的呼吸突然停止,血压也测不到了。他断定,病人一定是脑内大出血了。按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放弃手术。“但是我想,病人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如果我抢救一下,是不是也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让他活?抱着这种心理,我就开(颅)了”。

正如王忠诚所推断的那样:病人脑动脉大出血。情急之下,“我是用手指头把血管破的地方给它压住。这个是不允许的,一般是不允许的。用另外一只手操作,慢慢地把动脉瘤剥离出来,切掉。”对于20多年前的往事,王忠诚记忆犹新。病人被抢救过来了,他切除的这个直径为9厘米的巨大动脉瘤,至今尚为世界首例。

王忠诚完成的另一例脊髓内肿瘤手术,属世界上成功切除的最大的脊髓内肿瘤,无论是手术难度和病人术后结果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外专家誉为“惊动世界的世纪之作”。他还成功切除了至今世界上最长的延髓至胸髓的22厘米的室管膜瘤;一次成功切除脑干和脊髓内10个血管母细胞瘤,这个数量至今在世界上是最多的。

在神经外科领域,王忠诚不断地探索。他率先提出“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脑和脊髓手术禁区的突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80年至2008年底,已实施脑干肿瘤手术1100余例,死亡率不到1%,手术质量和数量均领先世界。王忠诚通过总结多年临床实践提出的血管母细胞瘤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为降低术后死亡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地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迄今,王忠诚带领他的团队已实施脊髓髓内肿瘤手术84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治疗水平居世界领先。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手术后的瘫痪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王忠诚解决了一系列神经外科领域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带入到世界先进行列。“今天可以说,国外能做的先进外科手术,我们都能完成,做的效果不比国外差,或者说更有经验;国外做不了的或者做坏了的病人,找到我们这儿,我们还能做,并且做成功了,效果很好。”王忠诚不无自豪地说道。

“必须医德为先”

作为常年在刀尖上行走的神经外科医生,王忠诚深知医生的辛劳。他曾做过一例持续26小时的手术,只为救一个病人。

“手术做了26个小时,我的助手都换了两遍,但是主刀不能换,因为病人处于危险状态,你不可能休息,必须坚持。最后血止住了,但是病人还是没有抢救过来。”惋惜之余,王忠诚说,这个病例对医生来说消耗很大,2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排尿,“医学上讲,24小时必须有500毫升以上的尿,才能解毒。为什么没尿啊,病人的手术出血很厉害,他每出一次血我就全身冒汗,非常紧张,当然没有尿,都出汗了。结果休息了一个月才恢复。”

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王忠诚渐渐远离了手术刀。但他对自己学生、弟子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他的医风医德一直在影响、激励着后来者。王忠诚反复强调,“作为医生,必须医德为先,必须要有医德。光是技术好还不行,必须医德也好,艺德双馨才行。‘无德不为医’。”

他说,医生也有许多困难,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钟头是常见的。你从早晨一做做到下午,中午也不能吃饭,非常疲乏。如果做到一半,你想休息了,瘤子没有做完,将来就会复发,这就是“德”的问题。半夜里病人情况不好了,叫医生来,而他不来,这也是“德”的问题。所以,“作为医生,一方面要技术精湛,一方面要有高尚的医德。考虑的不是个人,做手术完全是为给病人解除痛苦,挽救他的生命,这样才能有耐心去做手术。”

王忠诚至今已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被誉为“万颅之魂”。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的学术机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将新世纪第一枚世界神经外科“最高荣誉奖章”授予了王忠诚。对他一生对世界神经外科所作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在2006年“亚大颅底神经外科大会”上,王忠诚荣获“领导促进颅底外科贡献奖”。

如今,在国内近万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中,有1/3是从他领导的神经外科培养出来的,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或知名专家。他亲自培养的7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成为神经外科专家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孙英兰)

责编:周璇

31060751,.王忠诚:“万颅之魂”的情怀,.2017-08-09 10:37:35,.204301,.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