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院士与华东师大青年师生
国际知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中)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华东师大这个美丽的校园,我每次来的时节都非常好,这次又是可爱的春天气息。” 姚期智院士在上海期智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这样说道。
这位国际知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风趣儒雅。“华东师大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上都十分成熟且充满活力的学校,也很有远见。”
本周一(4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期智研究院在普陀校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以密码学为核心纽带,围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合力打造交叉学科研究高地。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与姚期智院士共同出席并代表双方签约。
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期智研究院签约
签约仪式后,姚期智院士与华东师大数十位专家学者及密码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展开座谈,围绕青年学者成长路径、科研方向选择及学科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
相信自己的判断:
心之所往,国之所需
姚期智院士与华东师大师生交谈
在回应密码学院教授巩俊卿提出的关于“怎样选择坚持值得终身投入的研究方向?”时,姚期智院士以图灵奖得主Adi Shamir的科研历程为例强调,“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现在看似无用的方向,未来可能颠覆行业。”
姚期智说,一个具有长远价值的科研方向应当具备三点特征:基础普遍性、美学引导性、学科重要性,“要具备这样的性质,就值得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密码学院博士研究生姜哲又进一步追问“如何选择最喜欢的课题”,姚期智院士鼓励青年学者大胆试错,“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通过各种培养机制选拔人才,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所以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很多。即便这次选择失误,也还有其他机会”。
“我就没有选择困难。因为人生漫长,足够容许试错。”姚期智院士说,“要找到让自己兴奋的方向,要有取舍、有坚持。”他同时建议年轻人:要专注重要问题,远离琐碎干扰;要善于从主动提问中得到答案,从良师益友身上汲取力量;要将聪明才智转化为科研成果;不要为了终身教职而失去探索的自由。
“自由的灵魂,才是科研真正的驱动力。”
对于高校如何支持青年教师发展,他建议,应适当放缓新入职教师教学任务,帮助其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面向未来的重大时刻:
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与密码学
在座谈中,姚期智院士指出,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与密码学是面向未来三大重要研究领域。
他强调,“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融合将会是未来的重大时刻。而密码学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满足全方位保障数字经济、区块链等关键领域的安全需求,更是人工智能时代控制信息传播通用有效的重要工具。”
姚期智院士高度肯定华东师大在科研创新与学科融合上的前瞻布局,“非常钦佩华东师大有这个魄力成立密码学院,其实,密码学跟未来的生活关系非常大,我们国家在这方面需要培育出很多人才,华东师大密码学院的成立,表现出了符合时代对未来的先见性。”他期待上海期智研究院与华东师大携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为青年学者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在总结座谈交流时指出,姚期智院士的“解码”使青年学者洞察前沿科学的融合趋势与创新路径。院士与师生的对话,为青年学者在科研选题与职业发展上指明方向——既要勇于挑战“无人区”的基础研究,又要精准把握产业变革中的关键问题,实现“有用”与“有意义”的平衡。孟钟捷表示,华东师大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突破创新体制机制,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打造一片沃土。
聚焦三大研究方向:
打造密码学特色,服务国家战略
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华东师范大学紧扣密码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密码学院于2025年1月正式成立。
华东师范大学密码学院精准定位,聚焦“密码基础理论”“密码新兴技术”“密码+X”三大研究方向,以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满足密码领域急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导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密码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
此次签约与座谈,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在密码学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院校双方在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标杆性力量,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高水平科研与人才培养树立标杆,助力国家战略产业发展。
来源 | 密码学院
文 | 郭文君
摄影 | 吕安琪
编辑 |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