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建议  >  观点建议详情

2030年新能源汽车能源低碳化技术将全面爆发

2025-04-10   科技日报   阅读量:441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百人会理事会暨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从新能源汽车革命演进过程看汽车产业竞争态势与趋势》的演讲。

    欧阳明高以一张PPT阐明了新能源汽车革命路线图应为上中下三场变革——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预计2025年插混(包括增程)会增加到50%左右,纯电会继续降至50%左右。但2030年后,纯电仍将会回到70%的主体地位。

    谈及动力电动化技术变革对市场和产业的影响,欧阳明高将其概括为四个“大变局”,汽车技术从电动化发展期转向爆发期导致市场结构性大变局,汽车产品从精益生产耐用件到高频迭代时尚品的系统性大变局,汽车从传统模式到自媒体信息大爆炸模式的时代性大变局,汽车市场从以前的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周期性大变局。新能源和燃油车形成短兵相接的零和博弈,市场格局3—5年就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人工智能革命引发新能源汽车全域智能化爆发

    如何从2025—2030整车智能化技术大变革看汽车产业的模式竞争,欧阳明高表示,首先技术上厚积薄发,公路NOA已经从能用到好用了,城市NOA马上就大规模推广了,这是技术的逻辑。市场的逻辑是,DeepSeek对全民心智带来巨大冲击,公众对智能驾驶的热情自然会水涨船高。政策逻辑方面,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人工智能,这三个逻辑时间点也重合了,所以整车智能化今年会开始爆发。

    针对目前大热的智能驾驶,欧阳明高剖析,目前的全民智驾主要是L2+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公路NOA已从能用到好用,城市NOA已经变得实用。多模态大模型作为端到端算法的基座模型可以赋能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但还要解决大模型的安全可靠性问题。L3自动驾驶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L4级高度自动驾驶需要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力争在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目前暂时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革命可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还要大。具体到汽车领域,人工智能革命引发新能源汽车全域智能化爆发: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驾驶、智能电池;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变革将对市场和产业产生巨大影响。”欧阳明高表示,模式创造价值、生态赢得未来。现在产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是新造车势力大量涌入的阶段即将过去。智能化变革阶段竞争会更加白热化,所以要做好准备进入产业模式变革的转折阶段和兼并重组的预备阶段。所谓产业模式变革就是从企业竞争到模式竞争。

    新能源汽车革命促进新能源全方位革命

    那么,如何从2030—2035将要发生的能源低碳化技术大变革看未来的产业格局?欧阳明高说,随着动力电动化和整车智能化技术变革深化,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是往智能产业发展还是融入新能源产业体系?这是一个战略选择。没有能源低碳化,只有整车智能化,最终发展的结局就是汽车产业萎缩。没有能源低碳化也不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欧阳明高认为,2024年应该是中国全固态电池的里程碑年份。目前看国内主要汽车电池企业大多数都开始聚焦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选择高镍三元正极、硫化物主体的复合电解质、硅碳负极构成的材料体系,以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400Wh/kg左右为目标,超越传统液态和固液混合电池。同时,通过全固态电池将高镍三元电池安全性提升到磷酸铁锂电池水平。产业化开始的时间为2027—2028年,2030年左右是完全可以量产的。对于500Wh/kg的车用全固态电池,必须突破锂负极技术,这可能需要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平台来赋能。预计产业化的时间大概在2030—2035年。

    “2030年新能源汽车能源低碳化技术将全面爆发。”欧阳明高解释,首先,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正在引发太阳能电池新一轮技术变革,预计2030年左右实现产业化。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可制成半透明电池、柔性电池、高效叠层电池,综合使用可以覆盖整个车身,车载发电面积比现有晶硅电池提升4—5倍,发电功率增加到1—1.5千瓦,每年车身发电提供1万公里左右行驶里程。

    其次,车网互动引发车载储能技术变革。从电网充电角度看,车网互动成为城市已有配电网在不断增加的风电光伏比例下解决充电容量的关键路径,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必然倒逼充电行为从无序充电到有序充电再到双向充电车网互动;从户用储能角度看,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是中国高层小户型住宅条件下最佳的户用储能方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房—车—网系统是最好的结合点;从电动汽车角度看,车网互动将使电动汽车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全国城市级车网互动示范工程今年将在上海等全国9个城市正式开展。

    最后,交能融合将引发车用能源基础设施技术变革。高速公路光伏廊道发展正在推动光—储—氢—充—换—放综合能源补给系统建设,以满足重卡换电池/换氢瓶、轿车兆瓦级闪充等需求,零碳交通服务区将逐步普及,从智能化的车—路—云发展到智能化与低碳化相结合的车—能—路—云一体化。

    欧阳明高说,新能源汽车革命促进新能源全方位革命,新能源汽车也是新能源产业大体系的一个分支。2024年风电光伏装机超过3.7亿千瓦,累计装机2024年达到14.4亿千瓦。据此发展,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将超过30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量保守估计将超过4万亿千瓦时,占2030年我国全社会总用电量30%—35%。非化石能源总发电量(包括水电、核电等)将达到发电量50%—60%。由此,他推断,2030年将可能进入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伴随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钙钛矿光伏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生产力革命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生产关系革命的双重历史机遇,今后十到三十年,将催生五个十万亿级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王倩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