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贤土院士(右二)与当地干部一起翻看家乡图册,共叙乡情。通讯员供图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对于北仑来说,制造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更要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抢占先机……”
3月16日下午,耄耋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回到了阔别依旧家乡——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与当地干部、亲友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贺院士的童年在北仑新碶大路村度过,先后就读于镇海中学(原辛成中学)和宁波中学。1962年,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正式开启了科研之路。他长期从事国防高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是我国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2019年,他荣获了世界聚变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爱德华·泰勒奖”。
“好几年没回来,家乡的变化可真大。”贺院士认真聆听着当地干部介绍家乡的新貌,时而询问民生细节,时而分享所见所闻,满是欣慰。
对于家乡,贺院士一直满怀深情,默默奉献。2000年,贺院士接到家乡的诚挚邀约,请他担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尽管科研任务繁重,但贺院士仍欣然答应。
从那以后,他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到宁波,到北仑待上几天处理学校的工作,处理完后再到北仑继续工作。
在担任宁职院院长期间,贺贤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宁职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谈及科技创新时,贺院士举例说,“当年,北仑有一家从事道路交通标线涂料生产的企业濒临倒闭,我们学院师生的联合攻关下,实现了纳米级工艺的重大技术突破,企业营收突破了1亿元。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制造业升级绝非简单的设备堆砌,而是要让科学思维融入每一个零件中”。
“推进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研究技术型人才是关键”。
“北仑如果能引进或者培育一批人才,把技术背后的作用原理、特性研究透,那么无论是原创成果的产出,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都一定能助力制造业达到更高水平。”……
凭借着科学家的智慧与游子的热忱,贺院士立足家乡的实际,出谋划策,畅所欲言,同时祝愿家乡,“发展得更好,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快,家乡老百姓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