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浙大先生 |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科学家——林俊德

2024-12-02   浙江大学   阅读量:9

    林俊德(1938—2012),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从事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术、强动载实验设备与实验测量技术等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带领项目组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课题,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二等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2 项。1990 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要向林俊德同志学习,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觉强化军魂意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像他那样忠实履行使命,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拼搏进取,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深入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像他那样永葆革命本色,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和影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高尚品格和良好形象。

求是风骨,感念传承

    一生为国铸核盾,一世甘做淡薄人,一腔热血化春雨,在求是园,有无数学子被这样一位浙大学长感动着、激励着。

    2017年,浙江大学依托机械学院,以全军挂像英模、1960 届校友林俊德院士的爱国奋斗事迹为原点,成立了“浙江大学马兰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传承林俊德院士精神的活动,在求是园掀起了强烈的马兰风潮。今天,走进浙江大学校史馆和党建馆,都能看到林俊德院士的一些故事。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林俊德佩戴过的一块浙江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手表。这是1997年,林俊德回浙江大学参加母校百年校庆时获赠的一块纪念手表,之后便成了他始终随身携带的钟爱物件,一戴就戴了15年。直到林院士离开人世时,他一直将手表带在身边。这块手表是浙大与林院士之间的信物,也可以说是林院士一生真实的写照,分秒不错,勤奋不辍。他用生命诠释了“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以及他对祖国、对浙大深沉的爱。

林俊德参加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获赠的手表

    作为马兰工作室的成员,我有幸访谈了林院士的亲人、战友、学生和同窗,了解了林院士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幸参与到了学习和宣传林院士事迹的活动中来,亲身感受了这样一位浙大“马兰人”的平凡与伟大。

勤奋刻苦,励志求学

    2021年暑期,我们走进林院士的家乡——福建永春,走进他的母校永春介福乡小学,走进他的祖屋,触摸他学习和劳作过的地方,走进他亲弟弟的家,听他的家乡人为我们讲述他的成长。1938年,林俊德出生于福建永春县紫美村,身为小学教员的父亲林宗海给儿子取名“俊德”,希望他长大后,做一个才能品德都杰出的人。父亲的厚望,成了林俊德人生的座右铭。林俊德说,在他人生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他最早的启蒙老师。受父亲的影响,林俊德自幼学习认真,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1949年小学毕业          1952年初中毕业          1955年高中毕业

林俊德小、初、高就读经历

    但父亲的早逝让本就不宽裕的林俊德一家生活更加艰苦,非常懂事的他从小就学会了为母亲分担家务,一边读书、一边放羊。高中时,住校的林俊德常常以在家吃饭可以省钱补贴家用为由,几乎每周都回家,其实他是想为母亲多干一些活,分担家里的重担。几十公里的山路,不知道来来回回赶了多少趟。上大学时,从紫美村到最近的县城,以如今的交通方式都需要近两个小时。1955年,林俊德就是这样赤着脚,肩扛一根扁担,挑着简单的行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大山,前往陌生却向往的浙江大学。

    当时国家和苏联合作紧密,林俊德在大学里学习的是俄语。俄语的发音、识记本身就比较难,他又来自福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本来的语言习惯,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更吃力。但他学习语言很卖力,经常用一张小纸条,把生词等要记的东西写在纸条上,早晨起来翻阅,练习口语。后来不仅是俄语课程,林俊德其他的课程评分几乎都是“优秀”。

林俊德学生登记册、成绩单

    在解决难题方面,林俊德更是肯下功夫钻研。我在整理林俊德纪念资料时看到他的同窗、好友张文斌在回忆文章中写了这样一件往事:1958年,林俊德和张文斌在从没有见过液压马达也没有任何参数资料的情况下,仅凭一张总装示意图最终设计制造了液压马达,并试验成功。那个时候的林俊德仅仅是一个大三的本科生,张文斌先生感慨道,在油马达(液压马达)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林俊德同志细致的工作作风、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

    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络社会上散布着各式各样的情绪焦虑。每当我在生活中、科研上遇到难题时,每当我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时,林俊德先生在浙大求学时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第一教学大楼古朴的红墙,树木随着春风抽出翠绿的新芽,从前的某一时刻玉泉是不是也亮着这样一束灯光,林俊德先生在光束下伏案学习,是那样刻苦、认真和勤奋。错位的时空似乎可以重合,时时抚平我心头的焦虑和躁动。

极致工作,淡泊一生

    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辛。1960年9月,从浙大毕业的林俊德积极响应祖国召唤,毅然走进大漠戈壁,投身到伟大的核试验事业之中。怎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核爆炸?仅仅看是否有蘑菇云是远不够的,还需要用仪器去测量核爆炸的威力。林俊德负责的就是这项工作,建立以压力自计仪为代表的核试验冲击波参数测量系统。最终,林俊德带领课题组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钟表式压力自计仪”,完成了从地面到高空,从距爆心近区到距爆心数百公里的核爆炸冲击波数据测量,那个时候的林俊德年仅26岁。

林俊德小组安装压力自计仪(左图左一、右图右一为林俊德)

    林俊德不仅是一位“学习狂”,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即使70岁高龄了,“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仍几乎占去他所有时间。林俊德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据林俊德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他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林俊德用确凿的数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前有战士浴血拼杀为新中国人民赢得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国家未来命运的责任更需要有人来承担。林俊德毫不犹豫地履行了他对“求是”精神的践行、对共产主义的捍卫,一腔热诚,凝聚在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追求和对家国的热爱上。

工作中的林俊德(左图左一为林俊德)

    林俊德生活非常简朴,他以身作则涵养廉洁家风,弘扬清风正气。1997年,林俊德回母校浙江大学参加百年校庆时获赠一块纪念手表,之后便成了他一直随身携带的钟爱物件。时间久了,手表调节指针的地方坏了,他也舍不得扔,用透明的胶带粘起来继续戴。就这样,一块手表用了15年,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他搞实验,动手能力强,家里的沙发和床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沙发套是老伴亲手缝制的。林院士去世后,10万元慰问金交到老伴手上,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谢意,说:“这些钱就当作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这也应该是他的心愿。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

以智殉国,至死攻坚

    2012年5月4日,长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的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在他生命最后的27天里,他拒绝化疗,拒绝手术,拒绝一切影响他工作的事,他每天都坚持工作,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要与死神争分夺秒。即使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林俊德也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林俊德的家人告诉他说,“你该休息了,你的身体要紧”,林俊德则说“,要休息就坐着,要是倒下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林俊德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工作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病情再度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他却先后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家人实在不忍心他的最后一个愿望都得不到满足,林老这才下了床。林俊德一直心系着他的电脑里那许许多多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他的学术思想、技术思路、试验总结和各种数据、照片、图表,有些甚至是加密文件,他必须亲自整理归档。还有学生的论文需要审改评阅,两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与之相关的两个前沿课题研究的进度也将延缓……在连续工作了两个小时后,这位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夫人坐在他的身旁,深情地抚摸着他的手说:“老林啊老林,40 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林俊德先生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最为真实的写照。吝啬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科学家是如何为祖国撑起了尊严和底气,是如何在坎坷中练就了最坚忍的意志,如何在鲜血中凝铸了最饱满的身姿。

2018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增加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此后,你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共同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来自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这是浙江大学对每一位浙大人最初的期望。光荣的背后是牺牲,成功的背后是奉献,求是的星空光辉灿烂,林俊德先生以一片丹心映照。朴素之言,足以温润人心;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林俊德先生告诉我们,要时刻以坚忍不拔的定力,锲而不舍的追求,甘于寂寞的情怀,为国奉献的信念,让青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林俊德先生精神永驻。

    (本文摘自《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

    作者:赵金栋,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芳官,现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教学科主管(负责校对工作);陈熠钧,现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学院兼职辅导员(负责校对工作)。

    排版:王佳冰

    审核:吴红 | 郑杰欣

林俊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
爆炸力学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