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丨朱光亚:拒当论文“第一作者”

2024-12-25   科技日报   阅读量:175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1992年,《物理》期刊21卷11期刊发了一篇论文《浅谈军备控制中的物理学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是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杜祥琬,排在最后一位的是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朱光亚。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核军备控制步伐加快。军备控制,指的是限制某类武器的部署、储存、生产或试验,以及制定一些控制军备竞赛和防止战争爆发的安全保障措施。最初,军备控制研究主要是在政治、法律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不过,朱光亚当时就敏锐意识到,这件事不能光有外交家参与,一定要有科技专家特别是物理学家的参与。因为核军备控制涉及许多科技问题,尤其是物理学问题。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朱光亚提出了“军备控制物理学”这一概念。他还集聚了一批中青年科学家从事这一领域研究,并鼓励他们与国外科学家多多交流。

    后来,杜祥琬与朱光亚合写了关于军备控制物理学的这篇论文。论文指出,物理学家对军备控制的研究,使得军备控制的分析研究变得定量化和科学化,并能为军备控制提供有效的核查方法和销毁技术。军备控制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裁军进程,还丰富了物理学的内容。

    关于作者署名顺序,还有一段小插曲。

    因为论文的主要概念“军备控制物理学”为朱光亚提出,按照惯例,也出于对朱光亚的尊重,杜祥琬在论文初稿中将朱光亚列为第一作者。

    一向严谨认真的朱光亚用工整的铅笔小楷把论文初稿从头到尾打磨了一遍。对论文署名顺序,他则有不同看法。

    “朱光亚先生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拿笔圈一圈,勾一勾,直接勾到最后一位去了。”多年之后,杜祥琬讲起了这个细节,仍然动容。

    于是,论文刊发时,朱光亚只是“第四作者”。

    今年12月25日是朱光亚100周年诞辰。在杜祥琬看来,朱光亚是一位对国防科技事业作出重大和开创性贡献的战略科学家,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大写的“人”。

    “我参加工作时就在朱先生领导下,他的学问和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杜祥琬感慨,朱光亚给科技界留下了太多宝贵精神财富。

    人物简介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 

责任编辑:李梦一

朱光亚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