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的学术经历受到各界关注。然而,因其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质和诸多其他因素,人们对他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情况了解有限。为了缅怀这位中国科技的“众帅之帅”,由中国科协主办的“惟愿一生成一事——纪念朱光亚诞辰100周年专题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此次专题展不仅宏观地呈现了朱光亚传奇的一生,更通过大量首次公开的珍贵史料,勾勒出他在青年时期求学、求知、求真的历程。一些新的发现与已公开的文献相互印证,深化了我们对朱光亚的认知,对当代青年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理论学习筑牢学术根基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朱光亚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他修习的课程既涵盖了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电磁学(Elect & Magnetism)、傅里叶级数(Fourier Series)等,又涉及二战后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包括量子理论(Quantum Theory)、物质动力学理论(Kinetic Theory of Matter)等。据密歇根大学教务处提供的信息得知,除了最后一学期的研讨课外,他的所有课程成绩均为A。
作为朱光亚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中国原子能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原子核物理导论——朱光亚手稿集》一书,是朱光亚1953-1955年期间在东北人民大学讲授原子核物理的讲义。全书逻辑严密、语言精炼,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复杂的核物理概念,基本构建起从原子核基本性质到基本粒子性质的完整知识体系。这部手稿从一个侧面表明,朱光亚全面、深厚的知识储备在新中国核物理学科的建设以及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原子核物理导论——朱光亚手稿集》书影
科研训练锻造卓越能力
朱光亚的博士学位论文《利用β-射线谱仪与符合测量方法研究Au-198与Hf-181的衰变模式》属于典型的核光谱学课题。这项工作反映了他对核物理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就选题的应用价值而言,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研究是20 世纪中叶核物理学的热点方向。朱光亚首次对金-198和铪-181的衰变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理解这两种放射性核素的动态特性和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撑。就研究的创新性而言,朱光亚通过改进β射线光谱仪和样品制备技术,大幅提高了实验的分辨率和稳定性;采用符合测量方法,测定了更高精度的核跃迁能级参数;提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衰变能级方案。这篇论文行文严谨、论证充分,不仅详细阐述了仪器设计、参数选择、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的过程,而且对不同实验结果可能的解释和结论进行了深入分析,确保了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凭借出众的学术表现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朱光亚在每个完整的学年度都获得了奖励:1947年4月,他在密歇根大学第24届年度荣誉大会上受到表彰;1948年,他被授予霍拉斯·H·拉克汉姆博士前研究员荣誉,获得1500美元奖金;1949年,他又被选为密歇根纪念凤凰项目第五期博士前研究员,同样获得15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密歇根纪念凤凰项目(Michigan Memorial Phoenix Project)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密歇根大学校友而设立的研究基金,旨在推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自1948年成立至今,只有展现出一流学术才能且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方可获得该基金的资助。学成归国后,朱光亚在20世纪50年代末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先后负责领导了原子弹、氢弹的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以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还参与指导了秦山核电站的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朱光亚之所以能够不断直面并解决核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学生时代所接受的系统科研训练,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朱光亚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爱国情怀指引学术道路
众所周知,1950年3月,由朱光亚牵头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在《留美学生通讯》上发表,这份宣言曾掀起留学生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热潮,成为当代中国科技史、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而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Bentley Library)收藏的一份档案,为他赤诚的爱国情怀提供了细节佐证。在填写《1949年密歇根大学外国学生问卷》时,当被问及“你有意成为美国公民吗?”,朱光亚郑重地写下了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回答——“无”。在之后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朱光亚的人生轨迹与中国核事业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连,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各个阶段。他始终将国家需要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彰显了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无愧于自己当初的选择。
密歇根大学外国学生问卷(部分)
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科技创新早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但是,投身科学研究、攻克科学难题,历来是一条充满艰辛与险阻的道路。朱光亚的留美经历有力地证明,青年时期的学术积累往往铸就了一名科学家未来成就的基石。正是由于在密歇根大学求学期间的潜心钻研与刻苦治学,他才能在后续一系列关键的科研岗位上,用真才实学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朱光亚的崇高精神和榜样力量,将鼓舞当代青年学子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把个人的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作者 | 李芳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