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建筑之名,让历史永存丨齐康

2024-12-13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阅读量:747

    1984年深秋,53岁的建筑学家齐康来到位于南京江东门地区的工地。此时的他,刚接到一项任务: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构思设计方案。

    6岁时,南京沦陷,他随母亲逃难到老家浙江天台。父亲齐兆昌,则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协助德国人拉贝,在金陵大学收容所保护了近3万名妇孺贫民,也目睹了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父亲的描述,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站在那些仅有薄土覆盖的白骨前,他下定决心:“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那场惨绝人寰的劫难!”

齐康院士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一期设计之初,齐康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只设计一幢纪念建筑,内部陈列历史的实证和图片;另一个是将整个场地作为灾难地,做整体环境设计。

    最终,齐康和团队选择了后者,决定以环境设计来表现那段历史。同时,为了突出“劫难”“压抑”“悲愤”的氛围,他确立了“生与死”的中心思想,“场”与“墙”,则成为承载这一思想的物体。

    齐康摒弃了传统纪念馆中对称、直线等元素,以大块的鹅卵石铺地,营造寸草不生的荒地感;卵石上方是人造的枯树,周围则种植青草地、灌木和花卉,用一种青翠的生气与卵石广场的死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卵石广场
 来源|田芳、顾建新供图

    他用寻找被杀害子女的母亲雕像,作为群雕的主塑像,作为最悲惨、最愤怒的表征;又用建筑空间的闭合和开放的组合关系,将参观者引导入半地下的纪念馆内,逐步展开纪念事实的叙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建筑草图-母亲像
 来源|田芳、顾建新供图

    墙的设计则分两种,一种方整有力,如入口处方整有边的墙上刻着邓小平同志对纪念馆的题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紧接着入口处迎面的墙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刻着“遇难者300000”的字样;另一种墙凹凸不平,高低错落的遇难者的浮雕墙,长达50米,直至遗骨陈列室。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1995年,纪念馆又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此后又再次进行过扩建,齐康始终参与其中,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齐康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来源|田芳、顾建新供图

    2009年,齐康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

    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从跟随老师杨廷宝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设计开始,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轴碑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齐康的作品,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国家、民族与人性的故事。他以建筑为笔,书写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深切期许,建成了一座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者齐康:建造历史的标志碑[N].人民日报,2014.12.13.

    [2]汪晓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者:父亲曾和拉贝一起救难民[N].新华日报,2014.12.3.

    [3]钱红艳.中科院院士齐康回忆江东门纪念馆老馆设计历程:让建筑述说民族劫难[N].南京日报,2017.3.24.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齐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