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2024-11-25   光明网-科普中国   阅读量:137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于1952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55年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始培养研究生,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也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秉持“材以养德,料以治学”的院训,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不断为我国的材料行业培育英才。

    历史积淀与科研创新并重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时任化学系主任的李苏教授就带领师生开展含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精细化工专业(部分)、阻燃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合并成立,2015年,原化工与环境学院的环境与能源材料系并入材料学院。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

    北京理工大学的材料学科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方面着力于在燃烧、超高速、超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的先进特种材料研究,另一方面,致力于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在新能源、阻燃、光电信息等新材料前沿研究方面不断强化,力求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自2010年起,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最新排名位列第47位;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国内高校第13位。

    新时代,新能源,新专业

    为顺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设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专业以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目标为依据,以新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为国家培养新能源、新材料、能量存储与转换等领域的“高、精、尖、缺”型可靠人才。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前身是1997年设立的环境工程专业,2016年,依据专业特色和国家新能源战略发展需要调整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前沿特设专业。

    2020年,依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增设了“储能材料与技术”特色二级学科,以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人才培养,对于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和新能源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以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绿色二次电池、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技术为主干学科,学习新能源材料和器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新能源储存、运输和应用方面的,具有宽广理论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流科研培育一流人才

    一流的科研工作可以孕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更可以促进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在科研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吴锋院士带领团队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不断取得创新突破,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并多次获得科技部和原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表彰与奖励。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吴锋(后排左六)与学生们

    在教学方面,教学团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重人才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2018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奖14项,其中由谢嫚老师指导,本专业毕业生张壹心等人完成的“Hyzinc-The Next Generation High Safety Clean Battery”项目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

    此外,学院还积极搭建实验与实践平台,为人才成长提供助力。依托中关村校区,学院建设了“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创新平台。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开放包容、国际协同的理念。通过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授课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学院还积极派出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搭建科研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北京理工大学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材子”“材女”,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专业名片】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以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目标为依据,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以新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为国家培养新能源、新材料、能量存储与转换等领域的“高、精、尖、缺”型可靠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助理教授8人,助理实验员1人。专业学科首席教授吴锋院士专注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四十余年,自本专业设立以来,就是以新能源、新材料人才培养为核心,在绿色二次电池与先进能源材料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和优势。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科学审核

吴楠

作者

谢芸 宋雅娟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高校专业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新能源产业培育更多英才

    [ 责编:蔡琳 ]

吴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能源材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