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与张焕乔院士一同回顾:核梦启航,强国之路

2024-10-15   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阅读量:982

    六十年前的10月16日,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这一历史性的成就背后,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与智慧。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三季中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特别节目,特别邀请到了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先生。让我们跟随“未来团”成员的脚步,与张焕乔院士一同回顾那段光辉岁月,探讨核工业的发展历程。

张焕乔院士在开学典礼上

对学子的温情寄语

    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核科技事业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在这场历史性的科技攻关中,无数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张焕乔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不仅见证了我国核科学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亲身参与了多个关键项目的研发与建设,还是一位深受大家敬仰的人生导师,指引了无数学子前进的方向。

    此次“未来团”成员们十分荣幸地参加了核工业学院研究生部的开学典礼。作为导师的张焕乔院士在典礼上,用他那温暖而有力的话语,向新生们传达了核工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鼓舞新生们大力发扬“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积极投身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建设,争取为推进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当开学典礼圆满落幕后,“未来团”成员们通过与张焕乔院士交谈,了解到张焕乔院士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却从未减退分毫。他坚持经常到原子能院上班,与年轻一代科学家并肩作战,共同探索核科学的奥秘。

    他的身影,成为了科研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卓越。这份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不仅彰显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更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张焕乔院士不仅是学子们敬仰的师者,更是国家科技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科学家。

“一堆一器”

开启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新纪元

    1956年,苏联援建的“一堆一器”——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原子能院开工建设,这开启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新纪元。而彼时的张焕乔院士刚开始参加工作,他收到的第一个研究任务就和重水反应堆(101堆)有关——他所在的小组主要任务是在反应堆上建立一台中子晶体谱仪,用反应堆产生的中子做研究。

    当时中国核工业刚刚起步,资源匮乏,条件简陋,连反应堆都尚处于建设初期,谱仪设备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如此紧迫的局面,张焕乔院士等科研工作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征途。

    1956年至1958年间,整个原子能院沉浸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工作氛围之中,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只为实现建成“一堆一器”的宏伟目标。

    为了建设这台至关重要的中子晶体谱仪,钱三强所长和长春光机所的王大珩所长达成协议,由两家单位共同建立中子晶体谱仪。

挑战与突破:

巧妙解决谱仪精度问题

    1958年8月下旬,光机所传来消息,通知原子能院派人去参加组装、测试和验收中子晶体谱仪。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初出茅庐的张焕乔院士身上,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独自去了长春验收仪器。

    在长春的实验室中,谱仪的组装过程非常顺利,然而,当进行到关键的检测环节时,问题却如暗礁般浮现——传动精度未能达标,测量结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差。他们只能将其中的钢轮送回返修,然而,足足返修了十多次,仍未达到要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张焕乔院士展现出了卓越的科学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开始了深入研究,对所有数据都进行了一番详细分析。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从中找出了规律,提出了通过修补钢带厚度来提升谱仪传动精度的方法。

    最终,张焕乔院士不仅成功解决了困扰一时的精度问题,更使得这台谱仪的精确度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谱仪同等水平。这台凝聚了张焕乔院士智慧与汗水的谱仪,随后被安装在101堆的5号孔道上,在我国核物理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寻张焕乔院士

兴趣萌芽的开端

    张焕乔院士作为中国核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在核数据测量、核物理实验研究以及核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更是助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重要力量。让我们跟随着节目,深入了解一下张焕乔院士,究竟是因为什么踏入核物理这一伟大而又神秘的专业领域。

    其实张焕乔院士对理科的浓厚兴趣,可追溯至其中学时代。他从小就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如同一块海绵,不知疲倦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课余时间,他总是泡在图书馆沉浸在书海中,乐此不疲。因为租书、买书、看书,几乎成了张焕乔院士生活的常态,所以他的同学都称呼他为“张啃书”,这也是对他勤奋好学的肯定。

    张焕乔院士12岁时,正值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不仅震撼了全球,也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那毁灭性的力量,让他深刻意识到原子能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萌生了将来从事原子能研究的初心。

    不过在通往理想的征途上,张焕乔院士面对的是一条布满荆棘与挑战的道路。当时的中国,核物理领域尚处于摸索的初期阶段,中国的大学没有核物理专业,于是张焕乔院士报考了武汉大学的物理系。这虽然不是直接踏入核物理的殿堂,却为他日后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在大学期间,张焕乔院士不仅勤奋学习,更时刻保持对核物理的浓厚兴趣与高度关注。为了更近一步地接触并学习核物理知识,张焕乔院士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主动性与毅力。他想到了一条自学之路——去外文书店寻找专业书籍,幸运的是,在翻阅了众多书籍后,一本俄文版的《中子》犹如明灯般照亮了他的求知之路。

    当时的张焕乔院士不熟悉俄语,也没有核物理相关基础知识,但是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坚定信念,通过反复翻阅俄文字典,用一年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从中汲取了有用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坚定理想不动摇

为中国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1955年,张焕乔院士大三结束后,凭借卓越的表现被选中转学去了北京大学学习核物理。在北京大学深造期间,张焕乔院士努力掌握核物理的核心知识,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素养。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为中国原子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毅然加入了正紧锣密鼓为研发核武器做准备的原子能院。

    自张焕乔院士踏入原子能院的那一刻起,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伟大而神圣的建设之中。他深知,每一分努力都是通往国家强大之路的步伐。他以突出的创新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承担并完成了多项至关重要的核数据测量任务。这些数据如同基石一般,为核武器的研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十年来,张焕乔院士始终坚韧不拔地投身于核物理事业之中,为中国核物理事业竭尽所能地添砖加瓦。他开创了国内垒下和近垒重离子熔合裂变反应研究,并首次发展“折叠角技术”,发现并证明了碎片角异性异常的普遍性和垒下异常结构;推动超重核合成、暗物质寻找、无中微子双β衰变等原子核物理热点问题的实验研究等等。

    张焕乔院士的卓越工作和崇高精神,不仅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中国核物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像张焕乔院士这样的杰出科学家涌现出来,共同推动中国核物理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大先生》中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特别节目的更多精彩内容,将在北京卫视于10月15日22:00播出。该节目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让我们跟随着张焕乔院士的脚步,穿越科技时空隧道,共赴一场科学与荣耀的盛宴。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张焕乔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