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这个简单的想法,支撑他走过一生 | 郑哲敏院士百年诞辰

2024-10-02   中科院之声   阅读量:91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很简单的想法。”

——郑哲敏

郑哲敏

(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今天是他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郑哲敏(图片来源:学习时报)

   

年少有为 矢志报国

郑哲敏是天资聪颖的科学家

也是矢志报国的赤诚青年

1948年

他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仅用一年便取得硕士学位

随即师从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

郑哲敏当即提出回国申请

虽归国之路受到百般阻挠

但郑哲敏不言艰辛

最终回归祖国怀抱

▲1955年郑哲敏离美回国前照片(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他说

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归国报效

从来没有过其他想法

他说

“没有想过不回来

这是长在骨子里的东西

虽然美国物质生活很好

但感觉像浮萍

没有根的感觉”

   

心系家国 励精图治

回国后的郑哲敏基于国家需要

在爆炸力学领域

贡献了许多突破性的前沿成果

为解决“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

火箭关键零件无法制造的问题

他开展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最终用爆炸成形的办法解决了难题

▲1956年,郑哲敏(右)与郭永怀亲切交流。(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为助力我国地下核试验预研工作

他建立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成功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作出贡献

为改变我国武器落后的状况

他研究穿破甲机理

得到更有效的穿甲模型

他说

“爱国的心情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

郑哲敏用实际行动

践行一个赤子的强国梦

   

未雨绸缪 锚定方向

1956年

郑哲敏以助手身份参加

钱学森主持的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1972年开始

他多次参加力学规划的起草工作

1977年

作为规划起草小组组长

参与主持制订

中国科学院的力学学科发展规划

1978年

作为主持人之一

组织制订了全国力学学科规划

几十年间

几乎每一次对我国力学发展

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和会议

郑哲敏都参与其中

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和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

    ▲2002年,《三峡三期围堰爆破拆除方案设计与研究》项目验收后,郑哲敏(中)考察三峡船闸工地。(图片来源:新华社)

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

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

热弹性力学

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

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

非线性力学等

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掀开了中国力学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纯粹” 永葆初心

郑哲敏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着

欢迎学生进来讨论问题、述说烦恼

他坚持对科学的“纯粹”

强调科研工作者要做“有用的研究”

要做“流汗的工作”

晚年的郑哲敏依然饱含对科研工作的热情

因呼吸道疾病住院待查期间

他将学生的论文带到病房修改

把学生叫到病床前讨论问题

▲1978年,郑哲敏(右二)与科技人员讨论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3年1月

88岁的郑哲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郑重地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他说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

富国强民是梦想

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这是很简单的想法”

正是这个简单的想法

支撑他走过滋兰树蕙的一生

2021年8月25日

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人们说

一位大师的逝去

带走了一个时代

但郑哲敏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依然留在人们心中

影响着他的学生

他的学生的学生……

    ▲本段视频由AI合成,内容基于郑哲敏先生生前影像和文字。(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宋同舟 曹旸

郑哲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力学、爆炸力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