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惊世一喷,工业油流滚滚而来,大庆油田从此诞生。中国人一举“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页。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情怀,至今读起来仍让人激动不已。
而对于大庆油田的亲历者而言,这段经历不仅给予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回忆,还留下了老一辈人为国奋斗、不畏艰苦的宝贵传承。
大庆油田
来源丨见水印/大庆油田报
1958年,我国的油气勘探工作重心从西北向东北进行战略性转移。同年7月,松辽石油勘探局首先钻探了第一口基准井——松基一井,未见任何油气显示。8月6日,松基二井开钻,虽见到油气显示,但未获工业油流。
松基一井和松基二井的接连“哑火”,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焦躁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松基三井的成败至关重要!
1959年春节前,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的康世恩找到翟光明和松辽局相关人员说:“你们也别过春节了,咱们抓紧把松基三井的事情定下来,把松辽盆地的勘探部署好好讨论一下。”
翟光明院士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整个春节期间,翟光明和其他几位同事都在研究从现场提交上来的一些备选探井井位资料,夜以继日地讨论有关方案,最终达成了将松基三井井位定在大同镇高台子隆起上的一致意见。
1959年9月26日,在辽阔的东北松辽盆地上,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当时恰好是国庆10周年前夕,因此这个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油
来源丨国家博物馆
然而,一口油井出油,并不等于整个地质构造出油;一时出油,也不代表能够长期出油。这个地带的油田是怎么样的,还需要石油地质工作者做更细致的工作。
1960年初,原石油工业部从全国各地召集了几十个优秀的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工人和3万退伍军人,加上7万余吨器材、设备,组成了一支石油勘探大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
当时,田在艺和原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建设队伍也从新疆来到大庆。他所在的会战队伍需要勘探松辽盆地2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范围广、人员少,一个技术人员顶三个用。他们白天跑野外,夜晚在帐篷里讨论,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田在艺曾回忆到:“主要搞地层对比,搜集资料,整理、研究大量资料……一天对比300多层,计算3万多次,人人埋头苦干。”
最终,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摸清了松辽盆地地下构造,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1999年,田在艺重返大庆油田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60年,韩大匡也来到了东北松辽盆地。在现场,他负责油田分析及开发方案的计算工作,主抓油田开发的技术指导。
在这之前,虽然他带队参加过川中石油会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算得上一个年轻的“小专家”,然而面对这场会战,韩大匡仍深感棘手。
该怎么制定开发方案,才能将地下的原油长期稳定地开发出来呢?大庆油田地层饱和压差小,弹性能量小,同时边水不活跃,所以必须跳出老模式,实行早期注水,才能保持油田压力,提高采油率。
1980年代初,韩大匡院士的工作照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同时,大庆会战时,油井结蜡现象普遍存在。为此,韩大匡又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研制了玻璃衬里油管的防蜡清蜡新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原油含蜡量高、油井结蜡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全国普遍推广,“油井防蜡清蜡新工艺”项目后来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奖状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60年6月1日,萨尔图火车站驶出了第一辆装满大庆油田生产的原油的油罐列车。
上世纪60年代前半期,随着大庆石油会战和华北石油会战的胜利,我国石油工业有了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石油工业的面貌。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参考资料:
[1]闫建文.当油气遇见光明:翟光明传[M].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胡晓菁.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M].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3]刘文岭 李芬.情系油藏最深处——韩大匡院士传[M].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