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秦大河院士:为了徒步穿越南极,一次性拔掉10颗牙

2024-09-22   中国科学报   阅读量:88

    文 | 康世昌

    冰冻圈科学家、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在我读大学期间,秦大河作为国际科学考察队的一员完成了徒步穿越南极的壮举。考察结束后,秦大河到兰州大学演讲,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南极的广袤和穿越南极的艰辛。

    不久前,秦大河穿越南极期间的日记以《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为名出版,我第一时间阅读了这本书,跟随他的文字重温了一遍穿越南极的征程,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名科学家的勇气、坚韧、严谨,以及合作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未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而言,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很遥远,科研成果的产生过程更是难以了解。这本书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文字所记录的点点滴滴,感受可敬的科学家精神。

主动请缨,带着牵挂踏上征途

  在发现和探索南极的过程中,很多人付出了生命。徒步穿越南极更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壮举。历时200余天,跨越5896公里,途中要面对恶劣的天气,经历艰险的路段、缺氧的高原,还要在极为疲惫的情况下完成繁重的采样工作,这对身体和意志都是极限挑战。

    上世纪80年代,当获悉中国应邀参加国际穿越南极考察队时,正在南极长城站执行越冬任务的秦大河给相关部门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主动请缨。电报言辞恳切,客观分析了他具备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平实的文字背后,是敢为人先的勇气。

    踏上征途之前,为了能顺利完成这次任务,秦大河一次性拔掉10颗牙齿。那段时间,他的妻子出了严重车祸,医院诊断为脊柱压缩性骨折,生活难以自理。安排好病床上的妻子后,秦大河飞越大洋,踏上了征途。在繁重的考察准备工作之余,秦大河给妻子写了多封信并在第一时间寄出。他是带着牵挂踏上这次征途的。

    考察期间,他每天要喂狗、支帐篷、烧水做饭,忙完之后,才能提起铁锹去做样品采集工作。几个月竟挖坏了3把铁锹。穿越到距离南极点以东约500公里的宿营地时,秦大河感冒发烧,考察队计划原地休息一天,但是他没有同意,因为这里是从未有人涉足过的危险地区,加上恶劣天气影响,耽搁一天也许就会延误10天。

    科考队每天计划的行程是20余英里,当走到18英里时,秦大河实在支撑不住,只能挂在雪橇上被拖着走。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烧退了,他跟着科考队按时出发。

    阅读这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随处可见精确的数字。这些数字包括时间、气温、坐标、采样的记录等。这些几乎每天出现在日记中的数字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科学家的一丝不苟。

    虽然每到一处宿营地已是人困马乏,但他仍然按计划坚持采样、观测和记录,确保每一项数据都准确无误、有据可查。为了防止样品被污染,秦大河独自一人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里采样,经常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可以说他是靠着毅力而非体力完成这些工作的。

“此时此刻,我代表中国”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已经很难通过单打独斗获得突破。秦大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欧美科学家开展合作,极大提高了我国南极冰川学的研究水平。

    此次穿越南极国际考察活动更是一次人类合作的典范。在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来自6个国家的考察队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这次载入史册的壮举。书中详细记载了6名科考队员如何团结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

    重视合作是秦大河一以贯之的理念,后来他在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期间,与全球科学家一道,极大推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为全球合作减缓气候变暖提供了科学依据。

    秦大河还组织国内冰冻圈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从研究、教学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发力,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构建了“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出版了“冰冻圈科学”系列图书,使我国的冰冻圈科学在理论系统化、知识教材化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对此次科考,秦大河曾写道:“我们6名队员来自6个国家,除中国外,其他5名均来自发达国家(美、苏、英、法、日)。为此,我也应当努力完成此次穿越活动,因为我不仅代表了中国,代表了海外华人,也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南极穿越结束后,秦大河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到达南极点的情况时说:“当时我手举五星红旗,冰天雪地里,红色的旗帜特别鲜艳、特别漂亮。我也特别激动,因为此时此刻,我代表中国。”

家国情怀贯穿科研人生

    穿越南极期间历经万难取得的样品,成为系统研究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物理过程和气候环境记录的基石。有关雪层变质过程、稳定同位素比率与气温的关系、水汽和杂质来源与输送等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此后,秦大河率先在中国西部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雪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观测研究,论证了我国山地冰芯中气候环境指标的适用性;成功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冰芯记录,揭示了地球最高海拔区域现代环境和近期气候变化。秦大河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问题的研究。

    秦大河两次担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为评估报告的发布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主持编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系列著作,促进了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发展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2013年11月26日,秦大河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沃尔沃环境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秦大河在做报告或者授课时,经常提醒青年人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家国情怀,反哺社会”。家国情怀,即定位于科研为地球家园服务,为国家服务。爱国精神贯穿在秦大河的科研工作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备期间,秦大河组织了一批青年科学家,在雪场开展雪质观测研究,按照国际奥委会标准,成功建设了户外滑雪赛道;同时进行人工造雪和储雪实验,保证了冬奥会赛事的顺利进行,实现“用雪自由”,可谓是把论文“写”在了冬奥会的冰雪赛道上。

    勇敢、坚韧、严谨、合作和爱国,这些精神与秦大河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像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造就了一位著作等身、可爱可敬的科学大家。《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记录了秦大河人生中一段璀璨的篇章。在阅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南极的壮丽和严酷,也能感受到秦大河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他对科学的执着、对祖国的热爱。

《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秦大河著,科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定价:128元

    《中国科学报》 (2024-09-20 第3版 读书)

编辑 | 李芸
排版 | 郭刚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