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结果表明,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组成的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变暖,冰冻圈普遍退缩,海洋持续增暖和酸化,海平面加速上升;2016-2020年已经必将成为全球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1℃,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0ppm,为近80万年以来最高;尽管2020年全球经济活动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并没有降低。
全球变暖正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水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因此2016年签订的《巴黎气候公约》制定了至本世纪末,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力争不超过1.5度的全球目标。那么当前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和评估是什么?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经济带来那些挑战?针对这些问题,12月7日,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解读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评估、影响、对策及可持续发展。
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和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中国徒步5896公里穿越南极的第一人。秦院士参与和领导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评估报告,领衔中国西部和中国气候与环境、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等评估报告,为发展气候变化科学做出重要贡献,参与领导的IPCC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的叠加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化,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发挥了压倒性作用。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是碳元素,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形成温室效应。上世纪末期开始,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激增48%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能源消耗从2001年到2018年翻了两番,其中化石能源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总量依然位居全球第一,且远高于美国、欧盟等,减排的压力很大。
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带来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影响和风险,可能引发粮食、水资源、贫困、洪灾、物种灭绝、公共健康、暴力冲突等等问题。尽管《巴黎气候协定》制定的1.5度和2度目标相差仅0.5度,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天壤之别,2度升温带来的极端热浪影响会高出1.5度的2.6倍,北极海冰夏季完全消融的频率将高出10倍。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2月2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临时)表明,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较工业化之前高出1.2摄氏度,要在未来80年内将升温控制在0.3度以内,任重道远。
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深远、全方位的影响和风险,秦院士指出,我们必须采取“及时、积极、协调和持久”的行动进行适应和减排。我们亟需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采用低碳和无碳能源,增加碳汇以及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等,从而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求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小到避免使用一次性杯子、不浪费食物,大到投身科学事业、创新科学技术,这些都是为实现中国承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最后,秦大河院士还分享了上世纪80-90年代多次南极科考的经历,包括1989-1990年的横跨南极探险。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人类研究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的宝贵资源;但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是对科研工作者自身的极大挑战,需要依靠献身精神和坚定意志才能完成任务。秦院士等科学家在探索科学道路上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和追求的科学精神,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长江大讲堂”是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发起的名家讲堂活动。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建于2019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三峡集团、水利部、教育部的支持下,由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本次讲座吸引了超过一万人通过现场或线上方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