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智能可赋能万物互联,借力时空智能,能实现空天信息无所不在的‘快准灵’服务,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9月3日,在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如此说。
▲李德仁。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李德仁表示,时空信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已经呈现出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格局。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测绘地理信息的融合发展,催生了时空人工智能,将有力地驱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赋能数字中国建设和智慧社会的发展。
而从现实看,到2020年,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就已发射了30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可以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从0到1的跨越,时空智能应用已取得积极进展。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德仁认为,未来,时空智能在低空经济产业、公共安全与大健康产业、智慧电网及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有广阔应用场景。
比如,我国尽管在商业航空领域已跻身于全球第二,但通用航空几乎还未起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空域浪费极大。未来,我国可依托“北斗+高精度室内定位”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依托“北斗+5G”显著提升公共安全资源调配精准性,在遥感监测、交通监控、商业运输、空中摄影、边境监控等领域持续拓展应用空间,加速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让时空智能更好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再如,在公共安全方面,通过多源融合定位,把卫星定位、传感器、音频定位等多种定位技术融合到手机或智在能手表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地下商场、大型机场车站的智慧管理。目前,相关应用已南京南站、鄂州顺丰机场、杭州东站等地落地,为智慧公安、智慧物流、网约车服务等应用场景提供支撑。
在大健康领域,基于多元融合定位的智能手机大数据的上下文思维引擎,能够自动理解老人每日的独立活动,对老人进行心理学、生理学和行为学分析,从而实现对老人的健康关怀。
在智能电网方面,基于时空智能的电力巡检机器人,能够实现对变电、输电、配电设备进行全天时、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安全防护,实现自动巡逻、智能读表、图像识别、红外测温、实时视频回传等功能。如此,就能够以人工智能先进化手段代替传统人工完成电站巡检及设备查明工作,降低人员安全风险,保障电网安全,提升电网智能化巡检技术水平。
在智慧林业方面,可利用时空智能建立“天空地”立体监测网,实现“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动植物及生态环境智能分析,对公园、森林进行全时空、全方位的感知监测和管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