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杰院士牵头在The BMJ(《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The BMJ Collection of Promoting Women’s Health in China(中国女性健康促进专辑)(以下简称“专辑”)。
该专辑由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36家医疗及科研机构的9个核心研究团队、44名作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
专辑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在女性健康领域面临的重大疾病或健康问题,以及存在的各方挑战与不足,并提出系统性的政策建议及促进策略,同时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在女性健康促进领域提供中国方案。本项目得到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女医师协会及各参与单位的支持与资助。
BMJ专辑官方网页访问地址
https://www.bmj.com/collections/womens-health-in-china
专辑共包括9篇文章,其中4篇分别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及黄涛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王媛媛研究员、孟若谷副研究员、石慧峰副研究员、刘肇瑞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执笔。
中国如何应对日益下降的生育率?
How can China tackle its declining fertility rate?
本文作者:王媛媛#、孔菲、傅郁、乔杰*
注:#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下同
第一作者
王媛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科,预聘助理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殖健康流行病学。
通讯作者
乔 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妇产及生殖医学。
团队分析了在中国生育率下降背景下生育政策和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有待解决的优先事项。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人口转变
文章指出,2021年,在联合国全球人口监测的260个国家和地区中,全球总和生育率为2.32,其中中国内地(1.16)、中国台湾(1.11)、中国澳门(1.09)和中国香港(0.75)分别位列倒数第10位、第7位、第5位和第1位。究其原因,延迟生育和生育意愿下降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35岁及以上高龄产妇占比15.2%,年均增长率5.95%;育龄夫妇不孕率从2007年的11.9%上升至2020年的18%;与男性同龄人群相比,高学历年轻女性的婚育意愿更低。公平且可负担的儿童照护服务、教育和住房对促进生育率至关重要;并应改善母婴健康服务质量,完善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孕前生育力评估、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性,在做好大众宣教和风险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建议适度有序开放单身女性冻卵;同时还特别强调,生育责任不能只归于女性,构建生育友好环境的关键在于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应对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
社会和行为危险因素
Tackling social and behaviour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ese women
本文作者:孟若谷#、王文秀、黄涛*、詹思延*
第一作者
孟若谷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病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健康数据科学
通讯作者
黄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代谢共病的流行病学与干预策略研究。
通讯作者
詹思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
团队分析了中国女性社会决定因素的改变及其对心血管疾病负担的潜在影响。近三十年来,全球女性和男性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化发病率的总增长率分别为1.03%和0.44%,中国分别为0.86%和5.83%,这种地区间和性别间的差异可归因于社会决定因素的不同。对于中国老年女性而言,社会经济因素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血管疾病负担,但年轻女性中日益加剧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会部分抵消上述获益,公众对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关注缺乏是各年龄层女性面对的共同问题,需要采取涉及多层次、多角色的综合防治措施来减轻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负担。
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社会决定因素性别差异的概念框架
在低孕产妇死亡率时代
进一步改善中国孕产保健
Improving maternal healthcare further in China at a time of low maternal mortality
本文作者:石慧峰#、陈练、魏瑗、陈叙*、赵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