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

2024-08-20   新疆日报   阅读量:911

    7月16日,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的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吐鲁番实验基地,同行的人从地里摘下一个新品种甜瓜请吴明珠评鉴。阿尔法摄

    今年7月,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专程赶赴哈密参加新疆·哈密“甜蜜之旅”第十八届哈密瓜节暨第二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哈密瓜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向吴明珠院士颁发名誉主席聘书。7月16日,吴明珠来到她曾经奋斗过的吐鲁番市,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是她,让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是她,为世界西甜瓜育种领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中国经验。

    瓜的历史悠久,100年前的顶级西瓜叫“石山西瓜”,15公斤重的瓜有10公斤都是皮。即便这样,还供不应求,中国太大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学园艺果蔬专业的吴明珠从北京来到新疆,一头扎进吐鲁番盆地,一扎就是60多年。经过悉心研究,她育成了皮薄瓤甜的西瓜、甜瓜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瓜种,并建立了甜瓜育种和无土栽培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1930年1月3日,吴明珠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她是家里面唯一的女儿,备受宠爱,受到良好的教育。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她经历了中华民族的艰难时刻。武汉是有名的“火炉”,西瓜是最理想的消暑水果,然而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实现“吃瓜自由”,幼年的她就设想着,有一天能种出又大又甜的西瓜,让人人有瓜吃。

    1950年,吴明珠顺利考入西南农学院,学习园艺果蔬专业。没想到,第一堂实习课就是举起锄头挖地。夜以继日的繁重农活没有击垮这位大家闺秀,不甘落后的性格使她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她与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桑业科学界巨匠向仲怀,成为西南农学院“三杰”。

吴明珠与袁隆平院士、向仲怀院士在海南三亚留影(资料片)。新疆农科院供图

    21岁生日那天,她在日记里写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吴明珠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南农学院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这天是1953年5月25日,她刻骨铭心。

    4年大学生活结束后,吴明珠进入重庆西南农林局工作。下班后,她总一个人偷偷跑到农田研究庄稼,瓜果蔬菜更是她的最爱。1954年年初,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调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从重庆到北京,对大多数人来说梦寐以求,她却对那一畦瓜田念念不忘。

    她到北京后不久,西部边陲传来喜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了,那里瓜果飘香,极其缺乏园艺人才。来不及犹豫,她将一份工作调动申请报告递到领导案头。领导大惑,这可是经过层层选拔推荐走进国家机关的大学生,平时任劳任怨,谦虚好学,为什么要调动工作?吴明珠一五一十坦露了自己的“西瓜梦”。她坚决的态度和身上的锐气打动了领导,加之新疆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应该给予支持。

    就这样,吴明珠拿上调令,来到天安门城楼前,默默在毛主席像前许下承诺:一定要在做出成绩后,再回来见您!

    1955年11月,大卡车载着吴明珠和她的“西瓜梦”向着大西北疾驶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才一月有余。远在南京的父母浑然不知。

    在乌鲁木齐地委农村工作部宿舍,她忐忑不安地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知女莫如父母,对女儿此举除了牵挂和支持,还能说什么?父母的回信让吴明珠有些内疚。

    当然,她还期待着另外一个人的信。那个人叫杨其祐,与她是西南农学院的同班同学。彼时,正在北京农业大学师从小麦专家蔡旭,是新中国第一代研究生。四年寒窗,二人志同道合。杨其祐的回信简明扼要:你先去,等我毕业了就去找你!

    吴明珠开始心无旁骛施展自己的抱负。

    新疆瓜果众多,只是产量和质量总不尽如人意。几番考察后,吴明珠终于发现了一个最适合瓜果生长的地方——鄯善盆地。她立刻向单位表达了诉求,负责人听完露出了一脸苦笑,不无担心和怀疑:“那里的瓜农们种了大半辈子瓜都没得到好收成,你一个来自北京的大学生能行?”

    吴明珠对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越是这样我越要去,中央派我过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哪有临阵脱逃的道理呢!”拗不过吴明珠,单位将她送到鄯善县。

正在吐鲁番瓜地工作的吴明珠(资料片)。新疆农科院供图

    1957年夏,杨其祐从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蔡旭教授向学校强烈推荐爱徒。留下,学术空间大,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离开,一切从零开始,未来全是“X”。然而,蔡旭教授不知,杨其祐的心早已飞到天山脚下。那个夏天,刚来到乌鲁木齐的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技术员杨其祐顾不得停留,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到280多公里外的鄯善县。

    推开鄯善县农技站一间单身宿舍门,杨其祐傻眼了,这哪里是一个姑娘的栖息之地?锅里泡着碗筷,小饭桌上有只酱油瓶子,被子和衣物散乱地堆在床上——吴明珠还在地里忙着。

    杨其祐有所不知,此时的吴明珠要多难有多难。鄯善盆地的瓜,在天然优势下非但产量不高,连口感也非常一般。走访了几个乡村后,吴明珠得出判断:瓜种单一,种植方式传统。想要改变瓜的品质,就必须从培育新瓜种入手,当务之急就是要收集大量瓜种,从中选优。毒烈的日头下,吴明珠几乎跑遍了鄯善县的种瓜村,收获甚微。

    一个夏夜,去县里开会的邻村工作队队员早已回来了,可还不见吴明珠的影子。村党支部书记紧急动员,让青壮年举着火把寻找。这时候,吴明珠正蹲在菜花沟里暗暗落泪。她听说菜花沟有个甜瓜品种非常棒,就赶来看。哪知道,瓜是找到了,却迷了路,转悠了大半夜还在沟里。村里人找到她时,她已冻得瑟瑟发抖。这下,吴明珠出名了,十里八村都知道有个北京来的“瓜痴”。

    杨其祐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吴明珠身边的,她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吴明珠告诉杨其祐,袁隆平来信了。他在安江农校潜心研究生物遗传学,独特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受到学生们欢迎。在学校的试验田里,他和学生邓则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结有230粒的高产稻穗,正精心守护着……

    杨其祐断言:这230粒种子必将产生奇迹!吴明珠完全赞同。袁隆平的选育突破,激励着他俩。

    1958年春节,两人借了一间房屋,加上借来的窗帘、桌布,结婚了。

吴明珠和丈夫杨其祐在鄯善县农技站的小河边留影(资料片)。新疆农科院供图

    次年,他们的儿子杨夏出生。为了祖国的瓜果大业,也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吴明珠将3个月大的孩子交给母亲带回南京。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先后用了上万根蜡烛,整理哈密瓜资料500多万字。看着吴明珠坚韧不拔的身影,杨其祐向院领导递交了报告。不久,这对牛郎织女在鄯善彻底会合了。

    每天天不亮,吴明珠和杨其祐便背着馕和水启程,奔波在瓜农的田垄上。吐鲁番天气炎热,与火炉无异。吴明珠挺得住,有武汉生活的底子,就是苦了杨其祐。他对吴明珠说:不是有句诗嘛,为了爱情,博格达不嫌远……

    一次,有位大叔说迪坎村有好瓜种,不过路不好走。吴明珠顿时来了精神,拔腿就要走。杨其祐则不然,向大叔细细询问了半天,摸清情况后,才和吴明珠一道穿越戈壁去找。去迪坎村的路的确难走,七拐八拐,还都是沟沟坎坎。等他们赶到时,天都黑透了。瓜种到手了,可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了安全起见,他俩只好在一个土窑洞里凑合了一夜。

    自掏腰包购入不同品种的瓜,再背回家慢慢品尝,找出瓜种。这样的日子充实,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几年下来,吴明珠几乎尝遍了当地瓜农所有品种的瓜。无数次系统培育中,无不充满挫折和挑战,但吴明珠始终坚信,一定能成功!

    1962年底,吴明珠和同事一起,把吐鲁番当地所有的甜瓜品种都搜集全了,从中挑选了红心脆、香梨黄和小青皮3个优良品种。可优良品种仅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想要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必须杂交。杂交方能取其优点,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然而,这个过程却是漫长的,更是未知的。

    一些尴尬也开始向吴明珠挑战。第一时间,吴明珠向当地瓜农推荐优良甜瓜品种,可他们半信半疑,甚至有人直言不讳:“我们种了几十年瓜,还不如你一个从大机关下来的女娃娃?”

    吴明珠决定自己试种,杨其祐赞成。她从瓜农手里购入几亩农田,开始种瓜。为了能时刻观察瓜苗生长状况,也为了将失误降到最低,瓜棚搭好第一天,她就住了进去。

    种瓜是个苦活累活,浸种、育苗、定植、施肥、用药、浇水、管理……所有环节,她亲力亲为,一样不落。此时,她已怀孕,强忍着孕吐的她,日夜守在50摄氏度左右的瓜棚,哪怕体重只剩下35公斤,也从未退缩。

    1965年,女儿杨准在南京出生。因为放心不下实验,吴明珠坐完月子将孩子托付给哥嫂,便返回了鄯善,这一走就是6年。杨准与杨夏一样,从小没有妈妈守护在身边。一次,望着风尘仆仆来看她的吴明珠,5岁的杨准怯生生地问:“阿姨,你找谁?”

    对于孩子的成长,吴明珠心怀亏欠:“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可有什么办法呢?农业科学家的舞台在农村,更何况眼下正是“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

    于吴明珠而言,这时期,也是她成果颇丰之时。她带着工作人员顶烈日战风沙,足迹遍布吐鲁番和鄯善、托克逊等300多个生产队,收集到44个优良甜瓜品种,并筛选出了100多份材料。花了两年多时间,最终给吐鲁番的甜瓜建立了档案。

    渐渐,当地瓜农对她心服口服,还不约而同给她取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阿依木汗,意为月亮姑娘。吴明珠发自内心喜欢这个名字,觉得这是吐鲁番人民给予她的最高奖赏。瓜农们说:“红心脆、香梨黄和小青皮是阿依木汗给我们送来的金钥匙!”红心脆品质最佳,后来销往香港市场30年不衰。

    鄯善位于“火洲”吐鲁番盆地的东侧,西接火焰山,夏季酷暑难耐。而吴明珠却时常靠两条腿去走访农户、搜集瓜种,要有怎样的耐力和意志才能应对?她清楚,过了这一关且什么农活都会干,才能站住脚,赢得瓜农们的信赖。

    她的学生回忆:“老师可以在瓜秧子下连续蹲几个钟头,脚也不麻。”

    瓜农们说:“她特别能吃苦,我们大家都挺喜欢她。就是不知道这个从北京大机关来的大学生,能在我们这待多久?”

    1958年到1978年间,在育种研究的同时,组织上不断给吴明珠压担子,从农技站长、农校副校长、地区科委主任,到吐鲁番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1984年,为了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吴明珠郑重向组织递交了辞呈,这个“辞官种瓜”的新闻顿时传开。可她的理由情真意切:一面是事无巨细的管理工作,一面是丝丝入扣的育种研究,二者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于她这份辞职报告,上级党委经过慎重研究批准了。

    随即,她担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继续着她钟爱的育种事业。

    1986年春天,吴明珠非常兴奋,经过两年多实践,又有3个新品种甜瓜将接受审定。这天,她从试验田里早早回到宿舍,或许是心灵感应,一丝不祥涌了上来。电话响起,吴明珠心里“咯噔”一下,是儿子杨夏,他正在医院照看杨其祐。因为身体原因,杨其祐早已调到江苏农学院工作。果然,患胃癌的杨其祐病情恶化了。

    吴明珠急忙订了飞南京的机票。她清楚地记得,一个下午,她从瓜地匆忙回家取资料,发现杨其祐脸色不对劲。走到锅台前,锅里是面条汤,台上立着酱油瓶子。她问丈夫:“你就吃煮面条拌酱油?”杨其祐一笑:“不是为了节约点时间嘛,再说了,你不在,凑合凑合。”那是小青皮优良甜瓜品种攻关阶段。其实,他们俩的胃都有问题了。很多时候,两人吃饭都是这样凑合的。但她没有想到,胃癌居然击垮了杨其祐。

    从事业到家庭,杨其祐总是默默地支持吴明珠。当时,他是全疆所有农技站里学历最高的人,精通英语和俄语,看到国外学术刊物上对妻子事业有帮助的文章,他就会及时翻译出来。有时候吴明珠太忙,就让他帮着去瓜地授粉,尽管要在戈壁滩跑三四十公里,他也总是欣然前往。

    吴明珠问丈夫:“老杨,你为了我来到新疆,没有发挥你的专长,不后悔吗?”

    杨其祐平静地笑笑:“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无怨无悔。”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艰难地伸出3根手指,笑眯眯地祝贺吴明珠培育的“皇后”“芙蓉”“郁金”3个新品种甜瓜通过品种审定。

    监护仪上,杨其祐的脉搏渐渐成了一条直线。吴明珠悲伤地对儿女说:“我给你爸爸擦把脸,他一生爱干净。”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小麦育种专业研究生溘然长逝,年仅57岁。

    4月的南京乍暖还寒。

    一连几天,吴明珠一言不发,这可吓坏了杨夏,他叮嘱妹妹,母亲身边24小时不能离开人,绝对不能再出事了。兄妹俩强忍失去父亲的痛楚,夜以继日地看护着母亲。她仿佛一下子老了10岁,那个来去匆匆、雷厉风行的母亲不见了;那个以瓜为乐、谈笑风生的吴专家不见了。杨夏的心一阵阵抽紧,怎么办?

    第5天,吴明珠开始默默收拾自己的行李。她对一双儿女说:“我要去海南岛了。”兄妹俩揪着的心放下了,海南岛是一个繁育良种的理想之地。重新投入繁忙的工作中,对她来说是最好的疗伤方式。

    转眼间,一个没有父亲的春节到了。杨夏带着妹妹来到海南岛探望母亲,繁重的育种工作已抹去了母亲脸上的悲伤,却难以了却她内心的愧疚和思念,她始终不肯原谅自己对丈夫的失职。

    海南岛的冬天也暖风习习,可母亲简陋的宿舍冷清清的。兄妹俩去附近集市买回鲜美的螃蟹和大虾,杨夏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吴明珠知道孩子们的心意,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1999年,吴明珠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她说:“从梳着两条辫子的大姑娘开始,我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年四季,瓜棚就是我的家。如今,丈夫病逝,儿女远离,我一个人依然留在新疆,继续摆弄瓜。人们说,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2002年,吴明珠受到自治区隆重嘉奖,获得50万元奖金。她当场宣布,把40万元捐给课题组,用于优良哈密瓜品种的选育。

    吴明珠说:“只为个人而奋斗,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时,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会有动力。”

    从1973年起,她带领团队南下,到海南岛开辟“南繁北育”基地。这样一来,别人育种一年搞一代,她搞三代,甚至四代。

    春天,他们回到新疆选育瓜种;冬天,返回海南岛进行繁育。

    几十年如一日,他们被称为“候鸟型”科学团队。在她的引领和主持下,团队利用海南冬天的光热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繁殖,然后对瓜种后代进行加压筛选,寻找适应性广的材料,以提高育种效果。

    到2017年,吴明珠和团队已在“南繁北育”基地整整奋战44个年头。不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而且成功育成甜瓜品种红8501、红甘露、红芙蓉、黄醉仙;成功育成西瓜品种新优3号、新优8号、新优9号、新优10号、新优11号,瓜农因此增产增收。

    上海浦东南汇三面环水,空气湿度高,温差大,无霜期平均可达240多天,土地含盐量高,极其适合西瓜生长。1984年,吴明珠带着团队来到这里。通过几十组试验配比组合,表现最为出色的是第24组配比,于是西瓜种子早佳“8424”应运而生。“84”是指“1984年”,“24”是指该品种当时是第24组。它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涵盖了遗传、生态、生理、生化等多学科知识,也是我国西瓜作物最早采用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回交手段,并将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亲本自交亲和力和杂交组配合力而获得的,这在国内外研究中都属先例。

    在上海,瓜农对早佳“8424”如雷贯耳。1988年,南汇开始大面积种植,因为其盐碱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早佳“8424”生长,种出来的瓜大小适中,条纹清晰,皮薄瓤红子黑味甜汁多,随后获奖无数。

    1989年,因早佳“8424”品质佳、售价高,当年亩产值超过2000元。到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342.94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48.46亿元。另外,在山东、广西、安徽、湖南等地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毫不夸张地说,早佳“8424”(新优3号)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她培育的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吐鲁番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正因如此,1999年,吴明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意见有了足够的说服力: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西部瓜王”;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

    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便是这样的年纪,吴明珠依旧在与时间赛跑。与同学袁隆平院士一样,她天天在瓜地做试验。别人眼里单调艰苦的育种工作,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她说:“有追求就会活得很开心。”

    2009年,吴明珠担任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几个品种。而吴明珠却在60多年里,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

    她把瓜的甘甜献给了人民,将中国特色西甜瓜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世界。

7月16日,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回到吐鲁番。阿尔法摄

  2010年,在80岁的生日会上,吴明珠许下两个愿望,都跟瓜有关。生日会后,她又下地去了。

    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回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学院)旁居住。闲暇时,她还是念念不忘瓜果,要到母校的试验田里看看。

    她说:“瓜是我的生命,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觉得很难受,好像母亲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2018年4月,《吴明珠传》出版。在西南大学举行的首发仪式上,面对年轻的学子,她动情地说:“在新疆,有许多像我一样的科技工作者,在田间地头默默付出。希望广大学子能发扬这种精神,坚持理想,脚踏实地干下去,一定会创造奇迹。”她的肺腑之言,让台下的师生们热泪盈眶。

    然而,不幸降临到这位科学家头上。她毫无征兆地糊涂了,记忆力一落千丈。明明不到季节,她却念叨着要去地里给瓜授粉。有时,她会把儿子杨夏误认为是同事,询问瓜田里的进展情况。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致命的病魔让她被迫离开了所热爱的工作。令人惊奇的是,即便忘记了身边的至亲,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些瓜果。

    2021年2月,91岁高龄的吴明珠不慎摔伤,导致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在医院躺了足足3个月,所幸并无大碍。哪里料到,那段时间袁隆平院士也不慎摔伤了。5月24日晚,电视里播出长沙市民送别袁隆平的场面,看着看着,吴明珠热泪长流,她西南农学院最优秀的同学走了……

    今年4月11日下午3时许,带着无限敬仰,我走进重庆市学苑小区一栋普通楼房。

    身着绛红色唐装、精神矍铄的吴明珠端坐沙发上,因为患病,老人家只能对我报之一笑。我们细细翻看着昔日的照片,里面记录着她60多年的奋斗足迹。在家人的搀扶下,吴明珠挪动身子端坐桌前,在赠送给我的《吴明珠传》扉页上,一笔一画写下了“吴明珠”3个字。字迹工整有力,丝毫看不出是出自94岁高龄、病魔缠身的老人之手。我的眼睛潮湿了,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编辑:尹潇婕

吴明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色甜西瓜育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