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在计算机世界之巅书写中国荣光——记邵阳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2024-08-06   邵阳日报   阅读量:176

    2024年7月7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4年度研讨会“清华之夜·品书会”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多位企业家和知名学者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创新求索录(第三集)》进行了品读交流。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在导读报告中总结道:“他深思熟虑总结的思想经验,为当前科研工作者应对挑战提供重要指导,值得深入研究。”

    从1987年初留学回国至今,李国杰始终保持饱满的爱国热情、昂扬的奋斗精神,以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阳学院名誉校长等多重身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今年过八旬,他依然志在千里,为中国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战略谋划咨询,输送着“宝古佬”永不服输的坚韧力量。

    在崎岖的求学道路上勇往直前

    1943年,李国杰出生于邵阳县下花桥镇。他自小聪明好学,一心想做栋梁之材。身为教师的父亲时常告诫他:“你是什么材,就做什么用。就像一棵树,如果你这棵树长得不是很直、很粗,做不了房梁,还可以做犁或牛轭。”父亲还要求他在学习、生活上树立一种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1957年,李国杰以优异成绩考上邵阳市二中。受家庭成分影响,他虽然高考考出了556分的好成绩(满分为600分),却没有资格上名牌大学,而是被分配到刚组建的湖南农业机械化学院。

    由于农机学院当时还在组建之中,李国杰被安排到湖南大学机械系代培。学习不到一年,学校停办,他被下放到冷水江钢铁厂,当了一名火车维修工。承受着命运的锤打,李国杰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仍然坚持看书学习。

    1962年,李国杰再次获得高考机会,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苦读。然而,大学还没有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因此停课。1968年底,李国杰被分配到贵州省军垦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李国杰被分配到新建的贵州省晶体管厂工作。“贵州省的第一个晶体管是我做出来的。”为了做出收音机上用的晶体管,他连续58个小时没有休息。

    1973年,李国杰调回家乡,在邵阳市无线电厂干电镀。适逢厂里决定研制台式计算机,他开始自学、琢磨,对研制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厂里决定让他参与计算机研制生产。这种命名为“七三三”的台式计算机研制成功后,得到了电子工业部的重视。1975年,国家电子工业部启动研制“DJS-140计算机”,李国杰被抽调至清华大学进行联合设计。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李国杰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后来转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代培,师从我国计算机界前辈夏培肃教授。两年后,37岁的他在导师的推荐下,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计算机界权威华云生教授。

    让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站起来

    1987年初,李国杰满怀爱国热情从大洋彼岸归来,分配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二十多年艰难求学,43岁时真正开始自己的事业,他便遇到巨大挑战。

    早在1976年,美国研制的计算机速度每秒可以达到2.5亿次。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的“757计算机”,每秒运算仅1000万次。当时流传一个“玻璃屋”的故事:为了封锁和限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厂商将售出的计算机安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屋”里,不准中国人入内,计算机上的所有运算都必须在美国专家的监控之下。

    1990年,李国杰受命出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他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彻底打破这种“卡脖子”局面,让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站起来。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当时的中国缺资金、缺人员,有的只是大家的一腔报国热情。李国杰在中心门厅挂出一横幅:“人生能有几回搏”,带领大家进行艰苦的攻关。1993年,我国第一台对称式多处理机“曙光一号”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为6.4亿次,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曙光一号”研发进度之快(不到两年)、科研经费之少(200万元)、商品化程度之高,超出了国内以往研制的任何计算机。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感慨道:“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1994年,“曙光一号”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李国杰也由此获得了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何处理好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两张皮”的关系,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老问题。留学美国期间,李国杰被同行称为“Paper Machine”(论文机器),平均每3个月就有一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发表。回国后,他放弃了论文导向的研究,开始考虑学以致用的问题。“搞计算机的人,最终的目的是产生实际效果,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

    1995年,李国杰创建了曙光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在以后的岁月里,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相继研制成功“曙光1000”到“曙光7000”7个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使我国的高性能计算翻越了“打破封锁、打破垄断、引领创新”三座大山,成为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的领先国家之一。30年来,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提升了1.2亿倍,其应用领域覆盖46个行业,以曙光为代表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几乎占领了全部国内市场。曙光计算机先后6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几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北京、昆山、成都等地建立了多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其中有两个超级计算中心部署的曙光超级计算机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发展自主可控的计算机产业,必须要有自主设计的CPU芯片。2000年,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率先领衔研制中国自己的高性能通用CPU。有人说:“美国几十亿美元的投入,有成千上万人在做芯片。你们投入只有几千万元,几十个人在做,想做出芯片,无异于小孩‘玩过家家’。”李国杰说,自己当时“豁出去了”,拿出全所近一半的科研经费1000万元投入CPU研发。

    仅仅两年的时间,计算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中国人曾经视为禁区的通用CPU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2008年成立的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实现CPU产业自主可控的骨干企业之一。

    为了借助与国际主流兼容的生态系统发展CPU产业,在李国杰的推动下,2014年曙光公司创办了一家芯片设计企业——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成为我国自主可控CPU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贡献战略科学家的智慧和力量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特别是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特别是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2024年2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李国杰的署名文章《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

    一向关心人才培养的李国杰提出: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也需要战略科学家承担好自身职责。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战略科学家要对青年科技骨干给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真正从重大科技工程中发现和提拔战略型科技人才,为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造就规模宏大的后备人才。

    李国杰深知,核心技术不是少数精英关在象牙塔里想出来的,而是创新企业在市场上拼搏出来的,也是广大用户“用”出来的。2019年,他在曙光公司迈过100亿元年营业额门槛的年会致辞中说:“办高技术公司必须有拼搏精神,企业要挑起技术创新的重担。掌握核心技术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以企业为主体,走市场化道路。”

    李国杰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怀。对于家乡邵阳,他把奉献集中到了邵阳学院,不仅担任名誉校长,还把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邵阳学院,多次到校演讲授课、传经送宝,并以中科曙光的名义进行捐资助学。

    在2019年举行的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李国杰深情说道,自己的一生就是坚持在做“犁耙”,一直在耕耘两块地:一是国产高性能计算机,二是国产CPU。现在又有了第三块需要开垦的地,就是为家乡的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作一些微薄的贡献,为市委、市政府做些决策咨询,为地方高校引入学术资源与企业资源发挥纽带作用。

    从2012年主讲《近几年信息科技发展中的几件“趣事”》,到后来的《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人才》,再到2023主讲《发展人工智能的历史性机遇》,李国杰及时将科技界的新风吹进邵阳学院。

    “本科教育建设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下一代的心灵,大学教育更关乎着文明的传承。”李国杰表示,愿意与邵阳学院全体员工一道,紧紧抓住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根植国家、心怀天下,改革创新、奋勇争先。

    记者贺旭艳   编辑易桂媛 

    图片由邵阳学院提供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计算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