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先生逝世的消息,引发了大家沉痛的哀悼。作为世界闻名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政基金”的设立者,李政道先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大家纷纷通过转发悼念文章,寄托哀思。
兰州大学是“政基金”的成员学校之一。在其帮助下,从兰大走出一批优秀的“
政学者”,取得了一项项瞩目的成绩。今天,让我们回顾先生的生平,以表哀思;回忆先生与“
政基金”、兰大的点点滴滴,抒发最真挚的谢意。
李政道先生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他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
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力寻突破,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求实求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作为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李政道先生怀着炽热的祖国情和浓烈的报国愿,用他杰出科学家的卓越眼光,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促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建立,设立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建言设置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提议建立李政道研究所,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他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政道先生与兰大
首届CUSPEA考试(赴美国攻读物理类博士研究生的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学物理系学生胡青的物理科目考试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1981年到1989年之间,李政道推动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将900余名中国学生送到美国学习,为国内的年轻天才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兰大学生在李政道先生发起的物理“CUSPEA”(赴美国攻读物理类博士研究生的选拔考试)与化学“CGP”(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考试中,多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
2002年10月,李政道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兰州飞天大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李政道先生为获2001年度、2002年度奖学金的兰州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生张鹏鸣等10名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再攀高峰。当日,他也来到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参加“政基金”管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李政道先生给兰州大学2002年“
政学者”指导教师和“
政学者”代表颁发了证书,充分肯定了“
政基金”项目实施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立足二零二四,回望一九九八,“政基金”项目已相伴兰大,走过了二十六载的岁月。二十六载流年,是李政道先生与秦惠
女士对兰州大学学术发展的无私支持;二十六载光阴,是一位位怀揣梦想的本科生在科研领域的萌芽与绽放,是一代又一代“
政学者”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创新的赛道上奋勇前行。
为什么在兰州大学设立“政基金”?一次采访中,李政道先生表示,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为了纪念我的夫人秦惠
女士,她是甘肃天水人;第二,兰州位于全国中心,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而兰大又是兰州最好的大学;最后,在兰州大学设立‘
政奖学金’,也代表了我的深厚的冀望。”
二十六年以来,“政基金”支持了支持了近千名兰大学子在本科期间走进科研,培养了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兴趣。从第一年选拔的10个项目名额到现在全校范围内的45个项目名额,“
政项目”所支持的学科体系在探索中逐渐完善,培养出越来越多的“
政学者”。兰州大学也在与“
政基金”的合作中,从各个方面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发展、创新,深入融合,合作共进。
迄今,“政基金”引导越来越多兰大学子学习科学家精神,鼓励传承“
政学者”情怀,对学生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方式持续探索。2007级靳志文称“
政基金”项目可谓是“全校学生眼中的科研顶点”,因为参加了“
政基金项目,坚定了科研理想,毕业后继续带着满腔热情走上科研之路;十多年后,2020级林馨悦为“
政基金”项目启动大会的所见所闻念念不忘,她愿意走入科研殿堂,选择挑战自己,也走出学校和学院去认识更多优秀的同行者;2020级韦馨杰放眼黄土高原,决定创新性地从水循环角度研究该区域的年代际降水变化机制,完成材料提交及答辩环节并成功立项。
生命科学学院于龙川教授指导2000级政基金项目本科生做实验
李政道先生与“政基金”
1998年,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及其亲属为悼念李先生已故夫人秦惠女士,捐赠私人储蓄建立“秦惠
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
政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六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入选的学生则被命名为“
政学者”。
“政项目 ”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校之间“
政学者”也获得了更多“走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对研究课题的更进一步、更高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至2023年,“
政基金”已举行了二十五场年会。每次年会围绕不同主题,与会人员参与讨论,互相分享“
政学者”培养经验,并交流相关的研究课题。“
政基金”在不断地交流中发展,各校同学也进行了思维的交锋和碰撞,既拓展了科研思路又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友谊。
李政道先生从战火纷飞中踏出一片天地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是始终将对科学星空的无限仰望,和对祖国山河的炽热眷恋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一生。而今巨星陨落,历史书铺满尘埃,老照片褪去光泽。但我们擦亮镜头,还是可以看到,那个几十年前站在诺奖领奖台上,在蓝色音乐厅里举起荣誉证书的青年;还是可以看到在李政道先生支持下,同样洋溢光辉、充满求知欲、探索欲和勇攀高峰的中国青年。
内容来源|学生处
央视新闻 三联生活周刊 兰州晨报
责编|李晖
审核|张北辰 肖坤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