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专家看来,中国肝癌发病率持续上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早筛早诊是肝癌的关键防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根治肝癌,建议高危人群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市徐汇区卫健委指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的绿丝带——肝癌启航全程管理计划科普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等专家强调了早筛早诊、社区筛查等措施对肝癌防治的重要性。
早诊早治可治愈肝癌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50% 。2022年肝癌新发患者为36.77万例,居所有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人数31.65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樊嘉说,中国超八成的肝癌与乙型肝炎有关,还有少部分丙型肝炎,甲肝、戊肝、丁肝等相对较少。肝炎往往比较隐蔽,早期症状包括乏力、黄疸、食欲明显降低,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灰黑、腹水,以及蜘蛛痣、脐周出现蛇一样的静脉曲张等等。
在检查方面,樊嘉表示,常规体检通过抽血检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的DNA拷贝数,B超检测则能看出肝脏有没有硬化、水肿、腹水等。同时,一些肿瘤指标检测很重要,比较常用的指标为甲胎蛋白。近几年,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肝癌筛查方式,如miRNA微小核糖核酸。
樊嘉直言,这些检查手段可用于肝硬化和肝癌早期检测,往往能提前半年到一年半作出预警。如果检测结果持续阳性,就要注意会不会发生干细胞的变化,一些变化就是癌变。
在治疗上,通过持续监测甲胎蛋白,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樊嘉说医生能够在患者肿瘤小于1厘米的时候及时发现并处理掉。处理方式既有手术去除、射频,也有一些介入治疗以及系统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控制或者彻底地根治早期肝癌。
樊嘉强调,早期发现、早诊早治,完全可以达到根治或者治愈肝癌的目的,这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预防肝癌对健康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建议高危人群6个月筛查一次
目前,中国肝癌发病率、死亡率高,与早期诊断率低关系密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常务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周俭表示,就上海地区来看,肝癌的发病率位列前十,死亡率排名第四 ,带来了严重健康威胁。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肝癌的起病隐匿,加之人们对定期筛查的重视不够,早期诊断率低。
周俭说,70%-80%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导致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 ,这部分患者治疗棘手、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五年生存率仅为12.1%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中国肝癌疾病负担,仍是我国公共卫生和慢性病防控、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非常关键。中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年龄大于40 岁的男性 。
专家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应至少每隔6个月通过甲胎蛋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进行1次筛查。除了提升高危人群主动定期筛查的意识外,也需要医疗机构健全筛查服务管理体系,做好长期监测随访。
2023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要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2024年5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健康上海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启动了针对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常见癌症的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工作。
在上海,肝癌筛查的关口已逐步覆盖到社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唐兢表示,该街道辖区人口7万多,结合社区和医院的工作,可尽可能有效扩大筛查诊疗的范围,并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筛查与上级医院中山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这样便提升了筛查的便利性和效率,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提供基础。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