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院士坐镇,着力培养芯片人才!

2024-07-25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170

    编者按

    雁栖湖畔求索奋发,科学之光照亮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官微开设“雁栖湖科学之光”栏目,走近知名院士、导师、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和杰出校友,汇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经验,追寻能够引领未来创新方向的科学光芒,启发时代新人创新成长。

    四年前的今天,2020年7月25日,国科大在玉泉路校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期“一生一芯”计划成果圆满成功,五位本科生主导完成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四年后的今天,“一生一芯”计划已历六期,培养了一批批芯片人才。本期,我们走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听听他与“一生一芯”计划的故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而战略科学家正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

    又一年辛勤耕耘,又一季登高望远。

    3月伊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召开了春季战略规划会,“计算人”们一起围绕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计算所“十四五”规划和布局、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发展及热点科技成果,进行了两天的集中研讨。

    会上,孙凝晖院士和同事们分享了自己最近的思考,就网络空间、数据件与数据场、算力网等方面,结合我国当前“东数西算”工程的现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新一轮展望。

    4月尾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后,孙凝晖作了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讲专题讲座——《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除了梳理行业领域发展脉络,报告的最后落脚,直指中国智能计算发展困境和中国如何发展智能计算的道路选择。

    不难看出,面向国家需求超前思虑,是孙凝晖一直以来的思维底色。

    从本科和硕士期间研究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算法,到参加曙光1000研制工作,再到开始读博继续深耕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从思考如何“用计算机”到探究如何“造计算机”,从“软件”到“硬件”,变化的是方向,不变的是初心,孙凝晖努力守护着国产集成电路的成长枝丫

孙凝晖院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专题讲座(图源:央视新闻)

背后的人

    孙凝晖守护的枝丫里涌动着一股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力,便是“一生一芯”计划。

    作为“一生一芯”背后一贯的“坐镇指挥者”,一个被团队称为“顶梁柱”的人,孙凝晖虽然事务繁忙常常需要“线上参会”,但其名字一直和“一生一芯”团队深度绑定。这项从1所扩大到300余所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凝聚和实践着孙凝晖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诸多思考。

    时间回到2019年北京一个闷热的8月夏日,大家齐聚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包云岗的办公室,穿着休闲却在启动一件并不“休闲”的事业——“一生一芯”计划。

    大家口中“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年,其实推进节奏十分可观。

    2020年7月25日,国科大在玉泉路校区礼堂报告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计划成果——在国内首次以流片为目标,由五位2016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芯片能成功运行Linux操作系统以及学生自己编写的国科大教学操作系统UCAS-Core。这款芯片,被称作他们的“最硬核毕业证书”,引起了各大媒体瞩目。

    会上,孙凝晖宣布,首期“一生一芯”计划取得圆满成功,五位本科生实现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这一目标。

    孙凝晖表示,“一生一芯”计划的愿景目标是在国科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帮助更多高校形成从处理器芯片设计到流片并运行操作系统的实践课程,提高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培养规模,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力争实现三年后在全国每年能培养500名学生,五年后实现每年培养1000名学生,十年达到每年培养1万名学生。

孙凝晖院士介绍“一生一芯”计划

    三年后的2023年9月,彼时,刚刚参加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孙凝晖,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指示,再次回到玉泉路校区礼堂,带来“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报告会,同时应邀分享他带领“计算机系统与处理器芯片教师团队”入围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心得体会。

    细看孙凝晖的报告,不难发现,里面几乎没有他自己的内容,主要的篇幅集中在通过回顾夏培肃院士、李国杰院士、卜东波研究员三代师生的教学事迹,讲述计算所对教育家精神的践行和传承,同时结合“一生一芯”计划的具体案例,分享了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展望与思考。

    讲述中,他更像是一名幕后见证者或传承者,帮助中国计算领域突破诸多发展和教育瓶颈,这才是他口中从前辈身上继承的“价值感”所在

我们要和别人不一样

    “我做了很多学术课题的准备,也很紧张。”孙凝晖回忆,自己1989年考取计算所研究生时第一次参加面试,结果自己“白费功夫”:“当时副所长和我谈的都是‘从小爱好是什么’‘对国家怎么看’……”

    后来聊起这件事,所长告诉孙凝晖,“我不担心你们的学习,但你们的追求我要了解一下……”

    “如今,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进了国科大,你的‘目标’和‘任务’就绝不仅仅是‘找一个好工作’了,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做更长远的规划,我们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我们国科大人的‘天赋使命’。”

    孙凝晖坐镇的“一生一芯”计划自2019年起已历六期,共计600余名学生通过“一生一芯”不同阶段的能力考核学习完全部课程,100余名学生成功流片。

    其间,他们经历了自我怀疑与否定,在黑夜里苦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中,他们于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其实是“自找”的。

    计算机系统与处理器芯片教师团队持续关注计算思维通识教育,加强“计算+X”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重视计算机底座技术,加强实践课程,为构建建立我国战略主动的信息技术体系输送高水平人才;围绕“建立我国战略主动的信息技术体系(C体系)”这一战略目标开展攻坚,构建可自主演进的、全球开源共享的处理器新生态体系……

    团队始终紧盯的,是超前布局处理器芯片这一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紧缺这一“国之疑难”。

    从0开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到了从1到100的过程和艰难。

    2024年初,中国计算机学会新一届理事长就职典礼上,孙凝晖郑重接过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长梅宏手中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印章,开启了属于计算人的下一个崭新四年。

    未来四年,如何从追求活动的数量升级到追求服务的质量提升?如何让10万会员的每一个人都有学术提升上获得感?如何在国家新的发展时期,发挥社会团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建立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纽带,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连接?

    这些都已成为孙凝晖带领本届理事会准备回答的考题。

孙凝晖院士(中)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新一届理事长就职典礼上

登顶前的“十八盘”,最难

    从曙光1000到曙光4000……这一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已成为中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也成为孙凝晖真正理解“永攀高峰”这个词语深意的时光历程。

    “有时候就在造机器(高性能计算机)马上成功的‘前夕’,一个CPU的访存问题也会让整台几万个CPU停止运转,就像爬山登顶前的‘十八盘’,那时往往是‘最陡峭’的,每一步台阶往往更加困难,进步没那么明显,似乎所有的‘招’都已经用尽,但这时更需要你,坚定信心、埋头苦干!”

    孙凝晖深深记得,2004年,曙光4000的研制完成就面临了一次这样“登顶”般“极其痛苦的挑战”,但当拥有了全球最快的高性能计算机TOP10里的这一把交椅后,来不及喘气,马上又面临新的“山头”——“十把椅子中的TOP1”……

    “这时你就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永攀高峰’,科研就是这样,连绵不绝的高峰召唤你不断地登攀,而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在课题组学生眼中,导师节奏快到要按秒计算,攀登的步伐总是这样紧迫,他们自然也不敢怠慢;而导师的口吻又总是那样笃定,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

    正如“一生一芯”计划如今已然覆盖到更多院校,甚至北京部分中学的高中生,“信心一上来,困难就下去了。”


    孙凝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走向各个一流平台的团队成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无不带着一股“誓要登顶”的精气神。

    “孙老师有一种魔力,从不给我们下什么指标,但总能成功激起我们的内生动力。”整个计算机学院涌动着一股热流,流过每一寸个体梦想,汇聚着未来更大的力量。

孙凝晖院士

“喜欢挑战本身,

而非战胜挑战这一时的结果”

    科研是一条无止境探索未知领域的幽径,难免还会遭遇打击和失败。“如何一直保持活力满满迎接挑战的良好状态”是摆在很多科研青年面前的长期课题。好多次和学生交流的场合,孙凝晖被请教最多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好状态,对此他依旧用“爬山”作比:

    好状态源自一份兴趣,充分享受“爬山”这个挑战本身。


    “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独一无二的挑战,年轻时8000米的‘个人最高成绩’和70岁时7000米的‘再试一把’,是两种不同的过程和意义。”

    被问及对国科大青年学子有何寄语时,孙凝晖写下“厚实基础 迎接挑战”八个字,希望学生们抓住大学阶段,把包括数理、身体素质甚至与人交往、认识社会这一系列基础打牢,继而大胆、无畏地释放自己的创新精神,要勇敢地去探索一些世人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这也是国科大做本科教育的初衷所在,希望你们在社会上走得更稳,走得更久”。

    “希望到2030年,通过200所高校,我们能培养10000名芯片、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为我们国家相关产业筑起坚实的底座。”

    报告会的最后一句,孙凝晖一字一句将2020年在国科大发布会上公布的愿景目标,重复了一遍。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文字/脱畅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国晓薇

美编/徐慧中

责编/李文毅 冯心怡

孙凝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性能计算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