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西医大家话中医|张运院士谈从通心络胶囊结缘中医

2024-07-25   光明网   阅读量:246

    “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中医药的文化魅力,而不仅仅知道中医能治病。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中医’不仅仅是中国医学,将来要变成‘世界医学’,就像‘西医’被称作‘现代医学’一样。” ——张运

    近日,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西医大家话中医》丛书新书发布,该书汇聚了众多西医专家对中医药的独特见解与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张运教授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张运以其深厚的西医背景和长达二十年的中医药研究,不仅揭示了通心络胶囊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更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运,被誉为“中国多普勒第一人”,是我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然而,这位西医大家与中医药的缘分却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通心络胶囊。在国家提出“中医药现代化”方针后,张运的课题组决定寻找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确治疗作用的代表性中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心络胶囊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个博士生偶然间找到了通心络胶囊,从文献资料上看,这个药的疗效非常好,但却没有任何基础研究的数据。”张运回忆道,“我当时也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决定开展通心络胶囊的药理研究。”初步研究的结果令人震惊:对照组的兔子斑块破裂率达到60%,而给予通心络治疗的兔子破裂率竟然为0。尽管样本量较小,但这一发现足以让张运院士意识到通心络的巨大潜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通心络的疗效,张运团队开始了大样本和全方位的药理研究。他们严格设计了课题,增加了组别,将样本量扩大到75只,并多通路、多靶点地研究其作用机制。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美国生理学杂志》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王国强同志更是在全国性大会上高度评价了这篇论文,称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来,使用传统中药复方作用在整体动物模型,且被美国主流杂志接收的第一篇文章”。

  

    随着通心络胶囊疗效的逐步确认,张运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深知,要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必须提供更为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于是,张运院士领衔的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试验(CAPITAL研究)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在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个虫类中成药循证医学证据。

  

    从2008年开始准备,试验进行了近10年。张运院士团队严格设计了试验方案,所有患者均以颈动脉斑块作为观察指标,以影像学超声作为观察手段。他们牵头国内35家中心参与研究,确保了试验的可靠性和方法学的稳定性。最终,CAPITAL研究收获了令人惊喜的试验结果:对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的进展,并减少了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通心络胶囊的疗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更为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在SCI收录期刊内检索通心络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TXL”,已有多百篇论文发表,证明了国际上对其药效的广泛认可。

  

    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张运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中西医各有优势且可以互补,但不能互相取代。“中医关注宏观的症状和身体的整体调节能力,而西医则尽可能地去看病灶并力求精准治疗。”张运指出,“在治疗手段和科技方面,西医的科技含量确实远超中医,但中医在调节机体功能和改善微循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张运以自身经历为例,阐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西医手术治疗无法完全清除病灶的情况下,中医中药的加入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你解决高速公路堵车,我解决省道、乡道堵车,这比单打独斗好得多。”他强调道。

  

    为了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张运院士建议西医应多借鉴中医的辩证思维而中医则可学习西医的科技诊疗手段。“在思维方式上,西医要多借鉴中医的辩证思维;而在一些科学技术、先进的诊疗手段等方面,中医多借鉴西医。”他总结道,“总的原则只有一条——对患者有利。”(李森)

张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心血管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