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团队科技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06-25   光明日报客户端   阅读量:383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领衔完成的“生长因子FGFs调控糖脂代谢新功能与新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这是温州医科大学首次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为李校堃、徐爱民、黄志锋、林灼锋、李华婷,主要完成单位为温州医科大学、香港大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FGF,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它有18种结构,这些不同结构组成了共同的家族(FGFs)。FGF不仅能加速人体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得到快速修复;还能调控人体代谢,为肥胖以及糖尿病、代谢性肝病、高血脂症等重大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FGF是如何在糖脂代谢中发挥作用的?为了知其所以然,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挖掘出了FGF影响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

    

    早期的研究中,李校堃研究团队观察到,家族成员FGF21缺失时,实验小鼠会表现出代谢异常,出现了肥胖、脂肪肝等症状。但当给糖尿病小鼠用上FGF21药物时,相关病症指标就能实现稳定向好。

    经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发现最终发挥作用的是一种名为“脂联素”的物质,它能降糖降脂,但在分泌上却有“前提条件”。通俗地说,FGF就像一把“钥匙”,但这把“钥匙”只是雏形,并不能直使用,而是要借助脂肪、肝脏中的一种膜蛋白(Klotho),结合“组装”为一体,才能最终变成一把可用的“钥匙”。

    “这把‘钥匙’能打开脂联素的‘门’,促进脂联素产生,让其游走到身体各细胞,从而最终系统性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李校堃说。

    在最新的进展中,研究团队还发现,糖尿病模型采用FGF药物,中枢或鼻腔一次用药,机体的血糖稳定状态能保持4个月以上。2023年中旬,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

    

    目前,已相继有4种FGF21长效变构体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研究团队与安源生物联合研发的超长效FGF21为全球唯一C末端Fc融合的全人源化FGF21改构体,体内循环半衰期达到11天,相比野生型蛋白提高了近60倍,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高甘油三脂症的两项国家一类新药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并同期获美国FDA批准开展全球临床试验。

    李校堃院士研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攻克生长因子成药难题,成功开发3个国家一类新药,用于战创伤、烧烫伤和糖尿病足等难愈性溃疡的治疗,临床受益患者超8000万人,为国际创伤救治提供了“中国方案”。

    围绕生长因子成药关键技术和临床转化,分别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成果,开辟了FGF与糖脂代谢调控的新领域,巩固了我国在全球生长因子FGF类新药研发领域的引领地位,同时也为我国原创性生物药物研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发展范式。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是李校堃院士研究团队锚定的目标。研究团队在深耕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国基因药谷产业化基地建设,成立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个高能级平台,系统地为细胞生长因子药物上游研发及中下游产业化提供支持,努力打通产学研医全流程。

    近年来,温医大构建了平台、团队、项目、成果、转化“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推进“三个融合”——创新主体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医融合。今后,学校将继续发挥特色学科、人才培养以及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优势,全面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应用推广”的全链条体系,统筹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力支撑标志性成果产出,全方位推动学校“双一流”创建。(通讯员温彬彬 高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 责编:孙琦 ]

李校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