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
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李校堃当选
有人说他是“传奇人物”
也有人说他是“科学大家”
但李校堃最喜欢别人喊他“李老师”
他说
“其实这些年我就做了两件事,
教书育人、潜心科研。”
“再忙我都是老师,
不给学生上课还有什么意义?”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教书。”李校堃说。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务处和药学院的老师们都想着,校长的课,怎么排合适?3年前一次突发脑溢血,李校堃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走路时步子缓慢。
“这几年校长身体不好,每天要处理的事千头万绪,大家很担心他的体力,但是李校长还是坚持要给学生上课。”负责教学管理的药学院副院长卫涛说。
有老师劝他适当减少课时,李校堃再三强调:“再忙我都是老师,不给学生上课还有什么意义?”除了研究生,他还要给本科生上课。
李校长开课,200多人的报告厅坐得满满当当,每节课40分钟,他常常一讲就是两节课。老师们在一旁揪心,担心他身体撑不住。讲台上的李校堃却乐在其中,讲完课后继续耐心解答学生问题,他特地和助教老师强调,不能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
学校每年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无论远近,李校堃都会亲自当“邮递员”。“我是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新生吧。”校长笑着说。
胡锐是其中一个幸运的学生。想起两年前校长去他家送通知书的场景,他仍有些激动。李校堃将自己编写的关于生长因子的英文专著送给了胡锐,并勉励他“学海无涯”。告别时,李校堃说:“咱俩加个微信吧,以后学习生活有困难,可以联系我。”
入学后没多久,胡锐得知学校要承办青年科学家峰会,其中一场众多科学家参与的论坛吸引着他。“机会这么难得,可以去参加吗?名额有限,怎么办?”他鼓起勇气给校长发了一条微信。没想到,校长马上回复了他。当胡锐坐在会场,听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讲述他们的故事,他觉得,自己的科学家梦想,似乎并没有那么遥远。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由校长李校堃送达。资料图,来源:潮新闻
在校园里,李校堃常常驻足跟学生聊天。“老家在哪?最近学习怎么样?食堂饭菜合胃口吗?”问的都是小事,却让他对年轻人的世界更加熟悉。
今年的毕业典礼,让李校堃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了。
合照环节,有学生忽然向李校堃比划起创意姿势,李校堃微微一愣,马上笑着开始模仿,台下同学们顿时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并热烈鼓掌。毕业典礼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李校堃全程站着,和毕业生一一合影。
“那天确实是累了,但值得。”说起这些瞬间,他眼中满是温情。
李校堃还喜欢上思政课。在他看来,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核心课程。只要有邀请,李校堃总能挤出时间,给青年学生们讲党史、讲家国情怀、讲科学家精神。
李校堃甚至还去给中小学生讲思政课。“给孩子播下爱国和科学的种子,未来会发芽的。”
李校堃给学生上思政课。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在自己的专业里,李校堃是公认的权威。他在药学专业耕耘多年,是国家一流专业药学和生物制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技术制药》负责人,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指委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这样的专业水准和平台上,他也在思考,如何惠及更多学生。
最近,李校堃心里一直牵挂着一套关于生物制药的新教材。“哪些环节还有问题?快开学了,要盯紧进度。”他每天都要过问数遍。
生物医药作为新兴学科,国内高校并没有相关教材。早年间,不少高校用的或是《药学概论》,或是自编讲义,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国内高校必须有专业的教材,不仅反映生物医药国际前沿,也要讲生物医药中国经验。”李校堃说,要借助这套教材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生物制药人才,引领全国生物制药专业发展。
于是,一场教材编写活动开始了。2023年,由李校堃牵头,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专家合作,对全国生物制药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建立了创新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去年年底,李校堃团队牵头组建的生物制药专业核心教材建设团队,入选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名单。这套新教材,将填补国内高校生物医药相关课程建设领域的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采访对象供图
“快给我抽血,
可以当作科研样本分析……”
夜幕中,温医大校园西北角的实验室大楼,总是灯火通明。南楼10楼就是“李校堃院士实验室”,这里见证着生长因子研究的全过程。
“人受伤后为什么皮肤会自行愈合?”“为什么蜥蜴断尾能长出一条尾巴,而不是两条?”李校堃团队的答案是:一种神奇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它能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得以较完美修复。说得通俗一些,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让伤口“好得快”。
20多年前,国内外几乎没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当李校堃把研究方向瞄准这个领域时,并不被看好。有人泼冷水,说这个科研领域不是热点,很难出成果。
李校堃被引进到温州医学院(后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时,温州医学院的眼视光也是眼科里一个不被重视的研究领域,但学校的眼视光团队仍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李校堃觉得,研究领域无关大小,最重要的是对人类、对国家是否有用。“我下定决心要用毕生精力研究生长因子,因为‘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两件事儿,可能也就能干一件事’。”这是李校堃的韧性。
认准的事,就全力以赴。
他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有时为了做一个关键性的实验或者等待一个关键的数据,他们在实验室席地而睡;有时为了一个议题、一个好的想法,团队成员探讨至凌晨。
终于,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了生长因子成药难题,研发出国际上首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全面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
李校堃带着团队成员做实验。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2019年,李校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出生的他,被视作院士中的“后浪”。不料,2021年3月,李校堃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抢救室。
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是:“快给我抽血,可以当作科研样本分析……”在他患病不同阶段抽取的全周期血液,可以用作进一步深化“生长因子”在脑部疾病及神经康复方面的研究。
参加青科会、入驻“瓯越院士之家”、签约“浙南美谷”、为中国基因药谷揭牌……这几年,李校堃依旧活跃在生物医药的前沿。
“不能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不能把奖项锁在抽屉里。”李校堃经常说,必须勇于挑起担子,把技术成果转变为产业价值,让研究真正服务国家、回报人民。
李校堃发起公益项目“肤生工程”,为深受创面问题困扰的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先后在青海玉树、西藏那曲、福建福鼎、陕西富平以及温州文成、泰顺等地建立了60余个创面修复救助点,带领专家医疗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义诊活动。
虽然身体不好,但李校堃坚持到义诊一线。有些救助点偏远,下飞机后换乘汽车,路上要花费10多个小时。
一到救助点,李校堃顾不上休息,立马开展义诊慈善活动,指导临床医生用药。“不少老人的伤口在腿部,为了看清楚伤口,校长习惯蹲下去,颤颤巍巍的,有时候自己也需要人扶一把。”研究生厉丁玮跟着李校堃参加了不少慈善活动,这些细节让他动容。
这些年,李校堃所牵头的生长因子研究项目屡屡斩获大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每次提到这些,李校堃总是谦虚地说“还有很多事要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我一个做研究的,
去温州做什么?”
“来,我们加一下微信。”“来温州,我们一起干!”在青年科学家峰会,在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这些诚挚的邀请,成了李校堃的口头禅。
时针回拨到2004年,李校堃接到一个重要的邀请。邀请李校堃的,正是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
在那之前,李校堃对温州并不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只知道温州人做生意很厉害。“我一个做研究的,去温州做什么?”那时,李校堃是暨南大学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成立才两三年。
直到今天,瞿佳四下广州邀请李校堃,仍然是一段佳话。为了表达诚意,李校堃人还没到,温州医学院就投了2000多万元建设实验室。
李校堃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他的追梦之路。和李校堃一起来的,还有一批优秀的年轻科研人才。
“李老师在学业上给了很多帮助,生活上也很关心我,我愿意跟着他到温州,一起做点事。”黄志锋是当年追随李校堃来到温医大的学生之一。2005年,作为暨南大学唯一一名获得提前毕业资格的硕士研究生,黄志锋在广州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不难,但他的决定让所有人意外。
现在回想起来,那更像团队记忆中的“光辉岁月”,大家披荆斩棘,踌躇满志。
从早上8时工作到次日凌晨2时,是团队的常态,学校周边的夜宵店老板,几乎都认识这群“夜猫子”。新校区宿舍没建好,来回跑不方便,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幢农民房,团队10多个人都住在这里,有时灵感突然来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马上开始。
20年过去,李校堃的团队从最初10余人发展到目前100多人。不少成员已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等各类人才。
李校堃说,科学家的学术突破大都是在青年时期产生的,要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要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大家都知道,一些重大实验,让有经验的骨干成员去做,效率高也节约成本,但这样不行。”李校堃说,要把年轻人推到第一线。
陈高帜是1988年出生的团队成员。博士毕业后,他面临一道选择题——一个是从现成研究课题里挑一个,前景相对可以预期;另一个是接手温医大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进行的FGF23课题,困难重重。
“有机会,就要去金字塔顶端看一看风景,做更有意义的研究。”李校堃的一句话,让陈高帜毅然选择了后者。
但两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进展。在那段日子里,“李校长常常鼓励我,一次成功背后可能是上百上千次的失败。”陈高帜说。终于,2018年,陈高帜的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结束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启动机制研究领域30年的争论,被视作里程碑式的发现。
“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一个都没有走!”李校堃时常自豪地说。
细数团队的骨干力量,这些年来虽然都曾离开团队外出深造,但他们最终又都选择回到温医大,回到李校堃的团队。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个团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李校堃更像一位“大家长”。
团队有着活泼的另一面。梁广最爱跳舞,黄志锋是“校园歌王”,林绍强是“温医帕瓦罗蒂”……工作之余,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融入科学家精神,创作了话剧《瓯江弄潮儿》,不仅在温州医学院赢得喝彩,还去过长春等地高校巡演。
李校堃笑着说,人才光靠留是留不住的,最重要的是拴住他们的心。
李校堃和他的团队。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这又是一个很拼的团队,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途中,所有人都全力以赴。这样的干劲很大一部分来自“团长”李校堃,他的拼,大家都看在眼里。
打开李校堃的行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以往只睡4小时,近年由于身体原因,大家都监督我,现在我一般只工作到晚上11时。”他笑着说。
经常有人会问李校堃,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为何还这么拼?
李校堃说,从病床上醒来的那一刻,我原本以为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但现在,我还能站在讲台上,走进实验室,对我来说,已经是下辈子的梦了,有什么理由不争分夺秒?
李校堃最爱读的一篇文章是《白杨礼赞》。从小在陕西富平长大的他,见证了白杨树的坚强与不屈。“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他大声地念着。这一刻,他仿佛化成了一株挺拔的白杨。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姜晓蓉 纪驭亚 通讯员 高拓
编辑:薛妍辰 王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