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
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左至右分别为薛其坤、李德仁(图源:视觉中国)
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院士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李德毅、李德仁、李德群(图源:现代快报)
他的家族中还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弟弟李德毅和堂弟李德群,共同书写了“一门三院士”的传奇。
一门三院士,家风永流传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的溱潼古镇,李家的旧居见证了这个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深厚底蕴。这里流传着“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一门三院士”的说法,彰显了李家在学术和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
院士兄弟的六世祖李承霖,是清朝道光二十年的状元。他进过翰林院,出任过广西主考官,还当过皇子的老师,居官几十年,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后辞官隐居泰州,生活简朴,乐善好施。
位于姜堰溱潼的院士旧居(图源:现代快报)
李承霖的曾孙——院士兄弟的曾祖李贞发15岁时适逢战乱,家道中落,于是去学生意,后成为一方富商。李贞发为商诚信,办事公道,被推选为溱潼商会会长。李贞发的儿子李卫泉、李桂冬开设粮行,富裕不忘乡亲,他们热心公益,平日里经常修桥补路,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对家中的佣人们也宽厚相待,从不训斥呵骂,闲下来无事时,总要和他们拉拉家常,上下不分。
在溱潼古镇上的院士旧居,厅堂上至今悬挂着80字李氏家训: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愤图强、女红针黹、娴淑贤良、诗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
李氏家训(图源:现代快报)
家训由李德仁曾祖父李贞发手书于1890年,告诫子女,要爱家爱国,勤学苦读,修身养德,奉献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圣贤思想清晰可见。李家子女就是在这种良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李德仁院士表示,这是他曾祖父留给李氏后人的训诫。从他小时候起,这则家训就一直教诲着他和家人,特别是“爱我中华 兴我家邦”8个字为他的科学人生指明了方向。
归国志坚,李家三院士凝记报国家训
李德仁院士:让测绘遥感强国惠民
李家三院士均有出国学习经历,无一例外,学成后都选择了回国。
李德仁院士(图源:视觉中国)
1963年,李德仁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航空摄影测量系,1985年,他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归母校,任教至今。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德仁心中充满了一个坚定的信念:立即回国,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面对导师的挽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踏上了科研报国的漫长征途。
在德国留学期间,李德仁就提出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系统误差与粗差探测方法,解决了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归国后,他全身心投入祖国的遥感事业,推动了我国测绘遥感技术从跟随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李德仁坚持"在测绘遥感领域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的信念,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实现了多项技术上的重大创新突破。他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
40年来,李德仁始终以"科学为国家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推动中国走向遥感强国的创新之路。
胸怀祖国,不懈创新,是李德仁科研人生的关键词。85岁高龄的李德仁院士荣获中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后,并随即宣布了一项震撼人心的决定——将其所获奖金800万元人民币全额捐赠。这笔巨额奖金将被用于推动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现了这位科学巨擘对于培育下一代创新人才的深切期望与无私奉献。
李德毅院士:探寻未来人工智能之路
李德毅院士(图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李德仁的弟弟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著名人工智能学家李德毅。
李德毅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983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李德毅决定回国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未想到自己会与人工智能结下如此深厚的情缘。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甚至一度因为看似“异想天开”而陷入低谷,是梦想和执着推动着他一步步深陷其中。他曾坚定地表示,自己这一辈子,就是在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
李德毅深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性,他坚信:"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为了确保中国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不落后,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研事业,见证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从起步到成为世界领先力量的全过程。正是他对科学的深厚追求和不懈努力,使他在计算机工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为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的学者之一,李德毅不仅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还荣获了IEE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他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提出的云模型、云变换和数据场等认知形式化理论,成功解决了定性概念生成、相似度计算、不确定推理和智能控制等问题。这些理论的实践应用,使他成功控制了三级倒立摆的各种动平衡姿态,并因此获得了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的杰出论文奖。他的专著《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更是被选为国家自然科学类一百本原创图书之一。
在智能驾驶领域,李德毅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提出基于路权构建驾驶态势认知图,研发了机器驾驶脑,并领导了中国最大的智能车联合团队。他的团队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北京至天津高速公路的全程无人驾驶,率先实现了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郑州至开封的开放道路无人驾驶,并多次在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夺冠。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李德毅院士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才能,也彰显了他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坚定承诺。
人如其名,在李德毅身上,闪耀着科学家的“德”与“毅”。
李德群院士:在材料领域耕耘,专“注”科技报国
李德群院士提字: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淡泊宁静的心态、团结互助的精神做好科技工作。(图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从空调到手机,我们日常所见的塑料外壳上那层仿金属涂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也增强了耐用性。这些成就,归功于智能型塑料注射机的高效运作。李德仁院士的堂弟,李德群院士,以其数十年的专注和创新,为我国这一关键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33岁的李德群进入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68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他下放到县城当了10年技术员。此次回归校园,重新拿起课本,他深知科研机会的珍贵,并感叹:“进入华工后,我才有可能真正开始学术研究。”在导师肖景容引导下,李德群确定了研究方向——塑料注射成形模拟,从此走上了科研的快车道。
1986年,为了适应国内注塑成形迅速发展的需要,41岁的李德群应邀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全身心投入注塑成形过程模拟技术的研究。1987年,李德群为美国AC-Tech公司开发出商品化二维冷却系统分析软件后,收到了留美工作的邀请。但是,怀着科研报国的坚定信念,他毅然选择回到母校,参与筹建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开创数字化材料成形研究的新方向。
李德群曾感言:“我一直从事材料成形领域工作,历经从国外学习到自主创新,目睹了几十年前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欣喜地看到诸多技术从受制于人到全球引领,并为我们行业取得的快速进步自豪。”
尽管起步较晚,但李德群凭借着三十年如一日的科学攻关和对"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不懈追求,最终在智能制造领域登上了制高点。他在材料成形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方面的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
李德群研发的冲压模CAD和塑料模CAD/CAM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在模具数字化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为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研究,创建的表面模型技术已成为国际主流,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进一步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李德群研发的注射成形智能装备,引领了成形装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交通、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国防建设和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德群的杰出贡献也获得了广泛认可,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先进成型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以及湖北省首届杰出人才奖等荣誉。
2022年9月5日,李德群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无论是开发软件,还是攻关硬件,李德群深知,中国制造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一个选择——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李氏家族的"一门三院士"
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他们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科学事业传承,
见证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撰文/记者 段大卫
实习生 蔡景禾、孔家瑶、屈芷慧
参考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