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演武大桥海域。图据新华社
编者按
今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主场活动设在福建省厦门市,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日,封面新闻专访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两院院士,听他们讲述参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
本期嘉宾:
戴民汉,海洋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深耕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前沿领域,在国际海洋碳循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海洋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戴民汉。受访者供图
“海洋之于地球,正如水之于人类。”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戴民汉的研究领域,正是海洋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关系。
二十多年来,戴民汉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的碳循环。一份份扎实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科学制定“双碳”(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科学支撑,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海洋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教学与科研之外,戴民汉在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公民海洋素养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希望通过科普工作尽快缩短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知识教育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更快地拥有海洋意识。
温室效应强化了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极端天气事件。图据中国气象局
海洋是地球的“恒温器”
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强化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强化了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洋的作用尤为重要。”戴民汉表示,海洋的比热容是空气的4倍,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容器。体积庞大的海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向深海传递。海洋是维持整个地球能量平衡的一个核心,所以我们常说它是地球的“恒温器”。
戴民汉用数据进一步表明海洋对维持地球能量平衡的巨大作用——海洋吸收了温室效应产生热量的93%。如果没有海洋,这93%的热量到了大气陆地中,人的体感温度将是无法想象的。“目前,海洋每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中国全年发电量的500倍,这是巨大的量值。”
戴民汉表示,除了比热容大,海洋另一个重要作用还体现在碳汇(注:海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并储存在海洋的量)上。
过去200年,人类通过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总二氧化碳量达到16000亿吨。“如果没有海洋的碳汇功能,16000亿吨的二氧化碳都将存留在大气中,那将进一步产生不可控的温室效应。”戴民汉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到海洋碳汇的重要功能。
在戴民汉看来,海洋及海洋生态系统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海洋中也存在类似陆地的热浪,这样的热浪导致了珊瑚白化等负面效应。过去十年,全球珊瑚礁面积减少15%,这意味着五彩缤纷的水下森林正逐渐离我们远去。
将“海洋荒漠”变成“绿洲”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库,是过去200年唯一持续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系统。然而,目前海洋吸收的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仅仅占其最大容量的15%,还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尤其是在深海大洋区域。
“开阔大洋的很大一部分区域缺乏营养物质,光合作用和生物生产力都较低,俗称‘海洋荒漠’。在戴民汉看来,“海洋荒漠”面积无比巨大,占全球海洋面积的30%,储碳潜力巨大。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库。图据受访者
戴民汉正在承担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正是围绕增加碳汇这一主题,探究能否让“海洋荒漠”变成“绿洲”,从而增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如果通过海洋的有光层增加营养物质,就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和生物量。”戴民汉表示,这一过程就像陆地上的“沙漠绿洲”工程一样,将“海洋荒漠”变成“绿洲”。
目前,该项目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开展工程实施的方案研究。在中国积极响应、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大背景下,戴民汉提出,实现碳中和目标战略路径的规划和制定都离不开海洋。
厦门鼓浪屿海域。图据新华社
人、海洋、地球系统密不可分
二十多年来,戴民汉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的碳循环。一份份扎实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科学制定“双碳”战略路径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科学支撑,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海洋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厦门大学海洋专业的学生口中,戴民汉是公认的“男神科学家”,但他却形容自己是“一个书生”,并希望成为一个“有趣的书生”。
教学与科研之外,戴民汉在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公民海洋素养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希望通过科普工作尽快缩短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知识教育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更快地拥有海洋意识。
戴民汉呼吁,全人类需要持续关心海洋,快速提升对海洋的认知。
在他看来,人、海洋、地球系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一个健康的、繁荣的海洋,是地球家园的心脏,也是人类的机缘和机会。
封面新闻记者赵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