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是让亿万中国人无比悲痛的一天,“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继离世,双星陨落,举国同悲。
十三年前,国家将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以褒奖吴孟超在肝脏外科领域杰出的学术贡献。当年,为深度报道吴老的事迹,我作为宣传成员,曾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采访吴老。在国际肝脏外科领域,吴老就像一颗光芒闪耀的明星,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普通又可爱的老人,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和同理心,总是时刻关心觉察着他人的感受。我想,这就是一颗大医之心吧。
手术中的吴孟超
赤子初心
记得整个采访过程中,吴老常会回忆起早年,常常讲着讲着就讲到了“我的妈妈”。每次提起母亲,他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一种近乎孩童的神情。
1922年,吴孟超出生于福建一户农民家庭,虽然生活贫苦,长子吴孟超的出生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幸福。5岁时,他跟随母亲去马来西亚与下南洋闯荡的父亲团聚,颠簸的甲板上,他无奈地看着瘦弱的母亲抱着嗷嗷待哺的弟弟吐得奄奄一息,他暗自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帮助妈妈。到了马来西亚后,吴孟超每天凌晨就起来,帮妈妈做米粉卖钱,再大一点后,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橡胶园割胶。
割胶需要刀力适中,深了会伤了树的经脉,树会从此不产胶,浅了又不出胶。心怀着为妈妈分忧的渴望,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吴孟超很快掌握了用刀的力度和速度,从8岁起“执刀割胶”,一干就是9年——这是他最早的操刀训练,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一生,吴孟超都将与刀有不解之缘。
当年一心想帮助妈妈的吴孟超每天天亮前会把胶割好,回家吃几口米粉,再赶到学校上课。父母期待他能靠读书改变命运,而他则尽力去做好一切,时刻想着怎么减轻家里的负担。
就这样,少年吴孟超在马来西亚的胶园和学校间穿梭,求生又求学。父母的爱冲淡了生活的苦涩,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感受到身为华人在海外被歧视的屈辱,他仰慕陈嘉庚先生,向往进步自强。后来家境虽已走向富裕,他还是选择和热血同学们一道回国参加抗战。
在昆明读书期间,吴孟超常常在课余去茶馆,听爱国志士们谈抗日救国,并从此立志学习救国救民的本领。他在李庄结识了梁思成、林徽因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启蒙:人需要有痴迷的学习精神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当时,他们常常课听了一半就在警报声中遭受日军炮火的轰炸。吴孟超意识到,国家弱就会挨打,因此深深种下了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受残酷现实的驱使,他选择了学医。战争年代,可用于医学解剖的尸体很多,吴孟超经常在炮火纷飞中平静地进入实验室做解剖实验。这段烽火岁月中忘我的学习,练就了他日后成为外科医生最宝贵的见识与胆识。
吴孟超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毕业证书
不断挑战的一生
抗战胜利后,吴孟超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随学校到上海学习工作。在上海,他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再一次萌发了追求进步的渴望。不久,上海解放,吴孟超早晨起来,看到静悄悄的街道旁整齐地睡着一排排解放军战士,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纪律严明的部队,深受震撼。
因为吴孟超身高只有1.62米,同济大学毕业时,被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认定“不能当外科医生”,并以吴孟超外科成绩不好为由将他分配到小儿科。吴孟超拒绝了这个安排,选择了毕业即失业。这也再一次彰显了吴孟超目标明确、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性格。
强烈的热爱总是会得到回报,此时的吴孟超已经在烽火中锻炼得心智成熟,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一天,吴孟超看到新组建的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现海军军医大学)在招人,他找到外科主任郑宝琦毛遂自荐,普外科专家郑宝琦慧眼识珠,立刻不拘一格录取了他,吴孟超如愿以偿成为了外科医生。一门深入,触类旁通,年少割胶的丰富经验给予了吴孟超又快又准的娴熟刀法,抗日期间渴望救国救民的理想培育了他对外科手术超乎寻常的热爱,学生时代丰富的实验经验使他的外科手术技术很快出类拔萃。一次课堂教学中,他脱颖而出,得到“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的赞誉,裘教授欣赏吴孟超不安于现状、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性格,指点吴孟超开宗立派,向世界上尚且薄弱的肝脏外科发展。
当时的中国整体外科手术水平都不高,肝脏外科几乎是空白,而肝癌则被称为“癌中之王”,裘法祖的指点无疑为吴孟超树立了一座艰难攀登的高山、一个全新的挑战目标。这几乎是从零开始,巨大的困难激发了吴孟超挑战的决心。如何获得一个完整的肝脏管道铸型标本,掌握肝脏血管脉络走向,以解决手术中的出血问题,是关键的第一步。在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的简陋动物实验室里,在几条实验狗身上,吴孟超开始了迈向肝脏外科手术的万里长征。
制作肝脏标本异常困难,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材质灌入肝脏的四个管道系统,吴孟超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当一个人痴迷于工作时,这世界任何微小的信息都将给予他强大的助力。一日,再次失败的吴孟超走出实验室苦思冥想,无意间听到了容国团获得世乒赛冠军的消息,他兴奋地跑回实验室,试着将乒乓球剪碎浸泡进丙酮液注入肝脏管道系统,居然做成了肝脏管道铸型标本。在此基础上,吴孟超开始了自己颇富传奇的科研人生。很快,他又颠覆性地提出了肝脏“五叶四段”解剖理论,发明了常温状态下的“间歇性肝门血流阻断切肝法”,这些都曾堪称世界奇迹,并沿用至今。
“文革”期间,吴孟超随医院下放陕西韩城,在与劳动人民的共同生活中,吴孟超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医疗的迫切需要。他深感“手术是永远做不完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这成为他内心更大的目标。
改革开放后,吴孟超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打开了吴孟超的国际视野,他意识到科学要走出去、请进来。他敏感地感觉到自己有了机会去实现新目标:一是着手建设专业科室、院中院、独立的肝胆外科医院,亚洲、甚至世界最大的肝胆中心;二是培养人才,把人才送到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取经。形成国内与国外、科研与手术齐头并进。
纵观吴孟超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在他人生的很多阶段,他都是可以选择向现实妥协并获得安逸的,但他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迎接挑战。
1993年,吴孟超向裘法祖汇报肝胆外科的发展计划。
超前的战略布局
美国之行开阔了吴孟超的科学视野,他意识到手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医疗手段,再高超的手术都是有局限的,如何为健康的人树立起保护健康的屏障?如何让病人不必遭受手术的创伤?吴孟超开始将肝脏医学推进到科学预防和手术治疗两个领域。他敏锐地将人才划分成两类:科研人才与手术人才。
吴孟超并非是郑宝琦和裘法祖的亲传弟子,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都得到了郑宝琦和裘法祖的高度认可和精准指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吴孟超将郑宝琦和裘法祖识才、爱才、用才的修养功夫都学到了家,并予以发扬。他在具体工作中观察、遴选人才,很快他在工作中发现工农兵大学生郭亚军和王红阳擅长组织协调。吴孟超立刻力排众议,在裘法祖教授的帮助下先后将他们送到了美国和德国深造。一去十年,各种议论和反对意见都没有动摇吴孟超培养、信任他们的决心。一次,吴孟超去德国考察,正值王红阳在异国他乡求学艰苦的时刻,当看到恩师冒着狂风暴雪乘车十几个小时亲自来探望,深受感动。郭亚军、王红阳这两位科学家确实也不负恩师所望,抛家舍业在美国和德国学有所成后回国效力,王红阳更在吴孟超的悉心培养下成为院士。
吴孟超并不因为重视医学科研而偏废对手术刀的高度重视,他在自己获得院士荣誉后,还不遗余力地力荐恩师裘法祖成为院士,实现了医学界师生三代同院士的医学佳话,更夯实了科研与手术并重、相互转化的战略思维。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在指导学生
吴老总说:我有我的目标,我是一定要实现我的目标的。他痴迷手术,常常说人生最大幸福是为事业战斗到最后一息,能够一直做手术,并死在手术台前。为此,吴孟超还痴迷“化缘”、“盖楼”,把肝胆外科从区区几张病床发展到几十张床的科室,再到东方肝胆医院,以及安亭“上海吴孟超联合诺贝尔获得者医疗科技创新中心”。越来越多的手术台无一不倾注着吴孟超的心血。
永恒之星
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吴老,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医生,有着朴素、热情、令人一见如故的气质。与大多乐于接受照顾的老人不同,当年已90岁的他,还常会令人猝不及防地抢在前头为我们按电梯、开车门、移座椅,身上没有一丝“官气”和“权威气”。
本文作者与吴孟超院士
裘法祖院士曾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吴孟超能得到裘法祖的高度认可,其人其品可想而知。热爱医疗事业,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手术水平,为病患服务,也是吴老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
吴孟超对病人非常亲切,有时甚至还会体贴地为手术后想下床的病人摆好鞋子。但与此同时,他对弟子也非常严厉,不允许手术中出现任何一点疏忽。他坚持手缝伤口,避免使用器械,虽然医生要麻烦一点,但可以为患者省去一些治疗费。
吴老常说:医生的手术技术是在病人身上练出来的,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当医生必须要对病人好。
吴老常说:我这个人总有目标,我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我的目标。
吴老还是一位有趣乐观的人,每一次讲到战胜危险、艰苦、挑战都会笑逐颜开,连连说:真是笑死人!仿佛那些困难不值一提。
如今再次回顾吴老的一生,那是从爱出发,从爱归途的一生。苍生大医,心怀大爱,他最终成为了永恒的天上星,继续照耀人间。
编辑:曾子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