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1930年4月29日—2021年5月14日),男,出生于浙江兰溪,原籍江苏镇江,数学家,书法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文林|撰文
我和元老最后一次见面是(2021年)4月13日,这次他跟我和杨静一起谈他对书法的见解,精神还不错,并约了两周以后再见。没想到中间他住院了,5月8日我去合肥中国科大出差前春英告诉我说他转到三院后情况比较稳定了,当时我想他会像以前多次住院一样化危为安,但这一次奇迹没有出现,5月14日中午接到春英电话告诉我元老去世的噩耗,让我准备他的生平简介。
当时我回忆跟元老相处的往事,因为期待元老再次转危为安的奇迹,所以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元老与疾病抗争的经历。元老六十多岁以后仅大型手术就做过三次,但每次都能奇迹般地康复。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6年春节那次,也是约好了节前见一次面,但到时候往他家联系才知道他住中关村医院了。开始是肺炎,但我节日期间去看望他的那天他说后背疼得厉害,一查是脊椎骨折!有一种说法:对老年人来说骨折等于死亡。一般的骨折疼起来都要命,何况是脊椎骨折!元老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那痛苦可想而知。记得元老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安慰了他。一个月后,元老竟能下床了。几个月后拆去了绷带并且慢慢完全康复!他当年是86岁!我觉得我是亲眼见证了奇迹。
当然这奇迹是由元老超人的毅力与理性的生活方式创造的。元老平时生活起居非常有规律,常常是清晨即起,上午工作,写字,接待来访客人,11点过后吃午饭,晚餐简单而且严格控制量。这一切加上他那始终乐观豁达的心态,使他在16年那场大病后又健康工作、正常生活了五年。
我最早见到元老是在科大读书时候。他给我们开过三角级数论的课,印象是他的课精炼、严谨。但只是听大课,并没有个人接触。真正密切的接触是1985年元老担任所长期间,我临时上阵接替吴云书记的工作,跟元老还有杨乐院士一起共事了几年。
这一段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最愉快的时光之一,从两位大数学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那以后又加上数学史共同兴趣,我们的个人交往就更频繁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跟杨静一起整理他的自传(就在16年那次病愈之后,有一天元老找我,很郑重地把给他整理传记的任务交待给我,并讨论了具体进行的方案),我们约定的访谈就有20余次,几乎是零距离的接触,使我们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从治学之道到为人之道,深深感受到元老的人格魅力。
元老的谈话中有许多金句,因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只举几个例子。
元老经常跟我们强调的是:“人要恰如其分地估计自己”,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我感到这不仅是元老的人生哲学,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正是这种恰当的自我估计,使元老能面对知识海洋和前辈大师保持着谦逊而不停顿地向新的目标前进并做出新的贡献;“一个人压是压不垮的,捧却可以将人捧杀”;有一次教育部门有人访问元老请教人才培养的问题,元老回答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他向我们解释道这话是极而言之,是针对人才培养中的时弊;关于书法爱好,元老说“我是把书法当做数学研究一样搞。”在最后一次见面时他说:“好的书法需要好的载体!”并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出版社已跟他签了出版由他书写的丘成桐先生《中华赋》的合同。丘先生的赋大约有2万多字,会天写200字要100天,而元老这时已在米寿之年!
这种精神,也折射出他从年轻时代开始在数学研究方面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我们纪念元老,就是要继承发扬他的精神,为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最后我说一点,一开始席南华院士说到元老的平静,我想起我们访问元老的弟弟王克先生时,王克先生曾给我们看了一份元老小学班主任对他的评语,其中有一句话说议个学生“静得像一池蓝色的湖波”。我们当时很惊讶于这位班主任对他这位学生的竟可贯其一生的特色评语。
元老一生行走于数学高地,却始终低调行事。除了中科院研究员,他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兼职,尽管有不少单位向他发出了热忱的邀请;出于组织安排和众人推举,他担任过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并卓有业绩,但一律坚持只做一届;他是最早提出退休的院士之一,也是主动提出不再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
对元老而言,数学永远是他心灵的归宿。对我们来说,元老确似高山上一池宁静的平湖,值得我们永远瞻仰,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元老走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清瘦干练的身影,听不到他那亲切慈祥的川音,但是元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元老永远是我们的元老!
本文载于《数学译林》(2023年第1期)。
来源:数学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