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中国有望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

2024-04-25   楚天都市报   阅读量:365

吴伟仁院士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4月24日,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伟仁在报告中表示,我国有望成为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吴伟仁指出,未来15年,中国深空探测将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运载技术等三个领域,论证实施十大工程任务。在月球探测领域,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实施载人登月、研制建设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在行星探测领域,实施小行星采样探测任务、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发射火星采样探测器、开展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开展太阳系边际探测;在运载火箭领域,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

    吴伟仁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七、八号任务,将在月球南极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其中,嫦娥六号将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将着陆在月球南极,通过环绕、巡视和飞跃探测,开展资源和环境详查;嫦娥八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等新技术试验。

    国际月球科研站由中国提出、多国共建,将实现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具备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天地往返、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保障能力,并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技术验证等。

    小行星采样探测方面,吴伟仁称,将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提供科学数据和真实样品。

    吴伟仁介绍,在小行星采样探测方面,我国正在实施天问二号计划,预计2025年前后发射,将实现在距地球4000万公里地方对一颗小行星进行探测。

    他说,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国有望成为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他表示,目前我国已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正在深化研究天问四号任务,“目标是对火星的环绕探测及其卫星的着陆探测,之后将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后到达天王星。”

    同时,我国将首次开展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我们将对一颗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使其改变运行轨道,并在轨开展撞击效果评估。”

    我国还将开展太阳系边际探测,计划发射新型航天器,在2050年前后飞抵100个天文单位的太阳系边际,为人类深入认知太阳系边际和系内行星的科学特征、探索地外生命作出中国贡献。此外,在运载领域,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突破10米级箭体直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25吨级提升至150吨级,为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建维】

吴伟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天测控通信/深空探测工程总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