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把一生献给了小麦研究

2024-04-12   扬州晚报   阅读量:1837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研究,不断提高小麦品质,为农民增收做点实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程顺和一生致力于小麦研究,被誉为“南方麦王”。尽管获得过大量奖项,不过他从来就没有在意名利,总是告诫自己的学生,也是在告诫自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多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2024年4月10日20时20分,程顺和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他带走了我们无尽的思念,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以及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南方麦王

    让“扬麦”人丁兴旺

    程顺和1939年生于常州溧阳,1958年,程顺和高中毕业,收到了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初入南京求学的程顺和被编在“农学83班”。受时任南农校长金善宝(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的影响,程顺和主动申请转入“遗传选种”专业。当时,该专业在全国只有南农设立,本着向金善宝校长学习的志向,程顺和进一步选择了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

    自此,程顺和开启了他结缘科研的漫漫长征路。

    1972年,程顺和开始专门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在每一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里,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程顺和都必须按时、按量、按质在田里点种、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加工。在小麦生长后期,他更是从早到晚在田里选种,雨天打把伞,晴天戴草帽,实在站不动了,干脆就跪下来观察,直跪得双腿麻木、两眼酸疼,双膝结出一层厚厚的老茧。

    程顺和就是这样50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白天做实验、看麦苗,晚上读材料、写东西,平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程顺和从事小麦育种近50年,参与育成扬麦3号、4号和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号、扬麦9号至26号、扬糯麦1号等。其中扬麦3号、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号初步解决了温暖湿润生态区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分别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扬麦10号、11号、12号、21号等抗白粉病系列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实现了“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相结合的聚合育种体系”的构建。扬麦13号适应了我国小麦品质结构性调整的需求,是我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弱筋小麦品种,促使长江下游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扬麦16号填补了生产上耐迟播、灌浆快、脱水快、成熟早的大面积小麦品种的空白,实现了迟播早熟高产,保障了稻麦周年增产,连续8年被列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

    程顺和主持育成品种累计种植6亿亩以上,增产粮食200亿公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

    如此数量的小麦新品种应运而生,很多人开始称程顺和为“南方麦王”,他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九三楷模、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江苏省农业科技功臣,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

    良师益友

    他桃李满天下

    言传身教,桃李芳菲。“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才最重要。”程顺和曾这样说。

    2005年,因扬麦系列表现突出,程顺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后,程顺和没有停歇,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每个课题都亲自参与。有一年秋播时节,程顺和连续几个星期马不停蹄地拟定试验计划、配置试验方案,天天忙到深更半夜,几个年轻的实习生都连喊“吃不消”,而他却依然精力充沛,只有那高度近视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同事这样调侃他:程顺和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时间。妻子也嗔怪他:这个家是你的旅社和饭店,你只是在需要睡觉和吃饭的时候才回来。

    程顺和是学生们的严师,也是他们的益友。在他指导下,数百名团队成员和学生走上了科学育种的道路,在祖国的各个角落贡献力量。

    研究员张伯桥从1985年到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农科院)工作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无论是在出差摇晃的大巴上,还是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只要关于小麦育种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展开讨论。大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想说服别人,就得拿出过硬的数据材料……

    在程顺和看来,这才是做研究该有的态度:“追求真理没有年龄限制,谁说院士就一定高明?很多时候,年轻人比我高明。”

    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老人家一生都奉献给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他严谨治学的作风,对学生毫无保留的人格魅力,都将永远传承下去。

    当年,程顺和带领团队研究“南上北下”的品种改良方案,既提升小麦的抗赤霉病性,又做到丰产抗冻,实现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南上”、黄淮片区小麦“北下”,培育新的大面积品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尽早回到田里,做一个默默的‘麦田守望者’……”程顺和经常这样说。

    家国情怀

    参政议政为百姓

    程顺和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副主委。在任期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所思所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即使在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的时候,他也总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参与九三学社的各项履职活动,特别是对农业方面的调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格外热心。”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一位负责人说。

    程顺和曾说:“科研不是独立存在的,与社会有广泛的联系,多一点社会调查、参政议政,对我的工作更加有益。”

    麦田里埋头苦干了50年,他用智慧和心血,浇灌出大江南北麦浪滚滚,丰收遍野。而在他的心底,始终藏着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

    他的学生这样说——

    程老的言传身教是最宝贵的财富

    农业科学的研究周期很长,一般要15年至20年才能看到成果,其中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程顺和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学生们回忆,有时天刚蒙蒙亮,就看见程老师在身上围块隔露水的塑料布下田去了。

    他的学生张伯桥回忆,程老师带着他们与工人一起进行七八十亩试验田的人工播种,一行40多粒种子,一寸一粒要分布均匀,播种时需要半蹲,一蹲就是好几天,大家时常蹲不住了就跪在地上,十分辛苦。到了夏季成熟期,程老师又会带着大家下田选种,共有上百亩的试验田,需要连续半个多月从早到晚站在麦田里,还要长时间凝视麦种进行观察对比。

    除了下田实践,程顺和还经常带领学生出去交流学习、积累经验。“在程老师指点下,作为学生的我们也会在一些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中作辅助报告,这对自己的学术成长起了推动作用。”里下河农科所小麦研究室科研人员刘大同在接受采访时说。

    “几十年的科研特质,养成了程老师严谨的作风,他在家中摆放物品也很有条理,不管谁到他家里找资料,他一说在什么地方,大家就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里下河农科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程院士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团队。”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副所长周如美说,“他希望即使是自己作为学科带头人退下来了,这个育种团队仍会一如既往多出好品种、好材料、好方法,继续为粮食增产有所贡献。”

程顺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