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探索|盖钧镒、程顺和院士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

2023-01-10   新华报业网   阅读量:364

    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并进行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和其他五个领域等的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其中,来自江苏的盖钧镒院士、程顺和院士分别摘得此殊荣。《科技周刊》记者联系到了两位院士及其团队,对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激发新活力,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等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视觉中国 图

    助“大豆”战斗,“育繁推”亟待一体化

    “我很高兴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能够入选实际上是几十年来我们集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谈到此次获奖时,盖钧镒十分谦逊。

    “中国的种业不是单纯为了利润去在少数作物上竞争,而是要为18亿亩耕地服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盖钧镒带领团队以耕地为家,在大豆种质资源、育种、种质创新等方面做出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中国每一亩土地上面都用上优良大豆种子。

    自1995年开始,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种植面积和单产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已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了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2021年,世界大豆总产量3.66亿吨,而中国仅为0.186亿吨,远远无法满足1.1亿吨的年需求量。

    面对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寻求大豆“逆袭”之路已是迫在眉睫。盖钧镒透露,“当前我国已有部分高产品种,一些品种区域测试已达到每亩400斤,2020年团队在新疆测试的高产示范品种亩产可以达到907.08斤,但目前中国的大豆实际生产尚未实现西方每亩400到450斤的水平。”

    对于全国大豆的生产数目,盖钧镒心里有一笔清清楚楚的“账单”:全国应有2500万吨优质大豆生产(1.5亿亩,166.7kg/亩),其中1500万吨用于豆浆、豆腐制品生产,500万吨用于蛋白质生产,300万吨用于鲜食、豆芽和发酵类产品生产,200万吨用于工业品生产和国际调济。

    记者与盖钧镒院士交流时,他频繁提到“‘育繁推’一体化”,他认为,光靠等待大型种子公司的成立来推进“一体化”的速度太慢,种业是作物生产的基础,要确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保障全苗、壮苗,实现品种潜力增长,“我们建议两条腿走路,一边推动大型种业公司,一边要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系列环境。”

    “江苏种业创新基础较好,科研创新实力领先,但是产业化影响力还不够,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缺乏龙头型种业公司。”此次代表盖钧镒院士到三亚领奖,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峰坦言:“目前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各省市,都在搭建一批种业创新的大型平台,以期解决种业重大科学问题,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中国种业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还需要打通上下游育种资源联合发展。盖钧镒高瞻远瞩地提出,种业公司应该与育种工作者结合起来“打团战”,从育种到繁殖、推广实现一体化。“实际上各个种业公司都已经找到了育种单位上下游结合,当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环节需要连接得更紧密。”

    补种业短板,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区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解决好种子问题’相关决策部署后,种业振兴行动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展开。”丁艳峰感受到,随着种业创新投入力度的持续增大,科学家们对未来非常期待,满怀激情和干劲。

    如何将新技术又快又高效地应用于种业创新,盖钧镒认为,除了通过采用生物育种技术改良品种,还要将种质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国有数以万计的种质资源,但利用程度还不够。“我们近百年来育成了2300多个品种,但只用到了1793份种质资源,其中核心部分只用到179份,大量的基因还没有发掘利用。”

    “如果能够把生物技术与现有的历史资源结合起来,就有超越的可能。”在盖钧镒看来,目前加快脚步还不算晚,不仅要把资源中的优良基因挖掘出来,还要获得新技术的加持。通过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精准育种、大数据智慧育种等,把优良基因聚合到品种中。

    今年86岁的盖钧镒仍然俯首在田间地头为中国大豆育好苗,深耕大豆技术60余载,他几乎走遍了全国每一片生长大豆的土地。2021年,盖钧镒团队首次在三亚进行大豆种质热带适应性鉴定和品种试种,在三亚崖州坝头基地对1356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鉴定,并遴选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其中4份大豆品种亩产超过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斤的水平。2022年,团队又在三亚鉴定近1000份的种质资源,更多优异种质种植的大豆有望破土而生。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活水的输入。南京农业大学依托国家级的大豆育种产教融合平台,与钟山实验室和国内其他单位融合、联动,为我国的大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和南京农业大学力量。去年底,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获批了“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丁艳峰告诉记者,关于种业的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有三个,除了大豆,还有生猪、玉米等领域,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负责,“大豆、生猪、玉米,是我国种质资源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领域,未来将为我国开展大豆育种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产教融合创新示范,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南京农业大学一批批科研人员和学子来到海南开启育种探索之旅,在海南的泥土中烙下深深印记。成立于2021年的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围绕国家种业创新和海南地方发展需求,在海南培养高层次种业人才,组织学校科研团队到海南开展一系列育种创新工作,并全面参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建设。

    遗传育种打造中国人更结实的“饭碗”

    2022年夏收进入尾声时,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传来捷报,该所培育的“扬麦”系列小麦全面丰收,其中,“扬麦39”亩产达788.9公斤,刷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高产纪录。而“扬麦39”就是本次奖项获得者,程顺和院士课题组研究的成果,该品种产量品质抗性全面协调升级。

    “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这是程顺和一直铭记的话。今年84岁的程顺和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50余年,参与育成扬麦3号、扬麦4号,主持育成扬麦5 号、扬麦158、扬麦9号至扬麦26、扬糯麦1号等一代又一代优质良种,为我国的小麦育种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能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近期,程顺和课题组正在持续开展优质、高产、抗赤霉病协同改良研究,发掘和创制优异弱筋、中强筋小麦新种质。同时,弱筋小麦品质评价核心指标、亲本配组原则等研究也在加快进行,创建了高效的弱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各项研究和遗传改良工作,逐步实现优质高产、优质中强筋和优质弱筋抗病新种源的新突破,全面提升我国小麦优质化率。”省农科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室负责人高德荣研究员说。

    在遗传育种研究中,将产业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去研究是科技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而程顺和也在言传身教中传递了自己的理念与执着。课题组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形成对产业具体、深刻、直观的认识。并与育种企业形成良好的产学研模式,敏锐地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辨别出环节的制约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对于科研原始创新范畴的问题,科学分析和研判,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开展科学攻关。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在众多小麦病害中危害最为严重。程顺和院士曾提出抗赤霉病育种的路线,其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品种间的超亲遗传,并基于表型选择选育出抗赤性与丰产性同步得到提高的品种。在长期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获得了一批抗赤霉病的高代品系。在育成我国首个抗赤霉病同时高抗白粉病的扬麦33后,程顺和团队正聚焦扬麦品种的赤霉病本底抗性及其遗传基础的解析,以期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新的理论、材料和方法。通过不断地实验,全国小麦主栽品种及其衍生系的抗赤霉病基因组成被基本明确,并建立了完善的抗赤霉病精准评价技术体系,突破了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可靠性差、鉴定周期长的技术瓶颈。

    “‘吃饱,吃好,吃得健康’是遗传育种发展的终极目标。”高德荣告诉记者,在高产更高产的基础上改良品质,进一步培育出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优质专用小麦。并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融合,作物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得以协同提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盖钧镒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
程顺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 盖钧镒
  • 程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