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田艺心曹鹏鹏
3月21日,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大豆育种专家、科研单位、种子企业代表齐聚山东省德州市,第十四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会议在此召开。
据了解,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作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技术、信息和材料交流的重要平台,自成立至今,联合了黄淮海地区多个省区市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使大豆育种科研工作者从“单打独斗”变成了“联合舰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按下“加速键”。
“从2009年至今,盖钧镒院士、常汝镇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始终在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事业作顶层设计、绘制蓝图。”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组织协调委员会主任卢卫国向记者表示,“协作网拉近了科研单位和大豆种业企业、加工企业的距离,既避免了科研与市场脱钩,又聚合了科研单位的科技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网络,实现了双赢。”
这种“双赢”,为黄淮海大豆育种带来了众多好消息。
据卢卫国透露,2023年黄淮海地区新审定大豆新品种115个。其中,国审品种22个,省级审定93个,柳豆108、华豆15、华豆16等企业参试品种通过审定;全年共有73个品种(系)获得植物新品种权;齐黄34、郑1307和菏豆33三个品种列为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另外35个品种被列为省级主导品种。
大豆种业“卡脖子”的关键在于品种。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不足是主要难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应对新的生产形式,对品种、生产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认为,品种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资源、育种技术、育种组织形式、种子企业主体创新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根本解决大豆依赖进口难题提供了出路,其中急需突破的科学技术和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就是品种的选配,也是提升带状复合种植认可度和效率的第一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教授认为,“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关键在于大豆耐荫性。”
众多与会专家认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高位作物玉米会对低位作物大豆产生遮光影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耐荫大豆品种,可以达到复合种植更好的效果。
据了解,经过近20年发展,协作网已经成为一个团结的科研群体,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成绩斐然的青年后起之秀。
而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协作网青年论坛上,11位优秀的青年育种学者分别针对分子技术、生物育种、种质资源、大豆品质等不同方向作学术报告。利用学术大会展示自己,取长补短,正成为青年育种学者们的新机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协办。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