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您现在收听的是科学文化音频栏目《科学留声机》,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大豆院士”盖钧镒的故事。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几十年来,只要不出差、不下田,盖钧镒就会出现在这条小路上。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36年,盖钧镒在江苏无锡出生,1953年进入南京农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大豆遗传和试验统计学家马育华。好男儿志在四方,然而,毕业时老师一句“留下来吧,我这缺人”,使他最终选择了留校任教。
盖钧镒把一生都给了大豆。
当上教师的盖钧镒,一心放在科研和教学上,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他的妻子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上海工作。为了研究大豆,自幼在上海生活的盖钧镒,放弃回上海与妻子团聚的机会,孤身留在南京。在妻子眼里,每当需要在个人得失与国家利益之间作出选择时,盖钧镒的选择永远是国家需要。
大豆古称“菽”,我国种植和驯化大豆的历史超过5000年。然而,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大豆产量方面的差距,让盖钧镒深受触动,他意识到,只有掌握种质资源谱系,才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农民啊是非常淳朴的,但是他们的实际经济条件要比城市里差很多,我因此产生改变的想法,我要用我的知识来为农民服务。”
盖钧镒决心要担起这个责任。几十年里,盖钧镒团队眼里盯的是大豆、口中念叨的是大豆、梦里想着的还是大豆,终于自力更生建立起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资源库。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盖钧镒说,他学的是农学、从事的是农学,自然也要将个人所有献给脚下的土地。
“过于依赖进口,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与大豆相伴六十余载,盖钧镒就像是一株牢牢扎根田间的大豆,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一直长在土地里。2000公里外,海南三亚南繁基地里,盖钧镒的学生们正披星戴月,开展热带大豆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筛选适合热带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品种……
“如果我们什么都依靠国际,那么它要制裁你,就什么办法都可以用。”
国外有了方向,国内也要找到出路。为找到这条“路”,88岁的“大豆院士”满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种植一线。
全国有6亿亩玉米地,按每亩产量100公斤计算,6亿亩玉米田至少可产6000万吨大豆,再加上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基本可以实现大豆自给自足。这笔账在盖钧镒心里,已经盘算了无数次。
玉米不减产,还新增大豆收入,很多农户跃跃欲试。终于,有了曙光。2023年,国家继续支持以西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面积扩大到1800万亩。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只要中国还未实现“大豆自由”,盖钧镒和学生们的奋斗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歇。
监 制
战 钊
策 划
焦子原 林佳欣
编 导
林佳欣 焦子原
播 音
林佳欣
制 作
刘紫墨(实习)
资料来源
光明日报
出 品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 责编:蔡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