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校报特稿】天大 · 人物:专访天津大学杰出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

2024-03-15   天津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628

擘画“双奥”场馆的大国工匠—— 记我校杰出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国建筑界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双奥”场馆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我校建筑学院杰出校友李兴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年建筑师脱颖而出

李兴钢院士 

    李兴钢,男,1969年3月生于河北唐山乐亭;分别于1991年和2012年获得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大型复杂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胜景几何建筑研究所主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设计导师,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14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李兴钢代表设计作品:

6D63C

绩溪博物馆

C9F2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https://news.tju.edu.cn/__local/4/DB/DE/7488E1EC15CE5328B4F8436A020_4EE16352_9A800.png

唐山第三空间

https://news.tju.edu.cn/__local/6/C3/28/C64EDAB35E7776C514A9EC4CAF3_F5A872CA_94F3.jpg

首钢工舍

https://news.tju.edu.cn/__local/F/F1/BE/3E9C47ED40FB4ADE03F68B48FBB_FE2B78C2_1EFBF.jpeg

商丘博物馆

50F38

大院胡同28号

    李兴钢在工程一线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32年,主持完成了以北京“双奥”主场馆为代表的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设计项目——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绩溪博物馆、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首钢工舍等大量代表性建筑作品,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创新成果。

    在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中,李兴钢热爱设计事业,工作作风严谨、扎实,努力钻研业务,不断进取,在所从事的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李兴钢曾获第十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ArchDaily全球年度建筑大奖等奖项和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北京奥运工程特等功臣等荣誉。

    2008年,李兴钢曾在希腊境内高举火炬,沿着雅典的城市街道,参与北京奥运会圣火交接仪式前的火炬传递;2022年2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李兴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第135棒火炬接力。

创立独特的建筑理论

    建筑是世界上最重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式之一,建筑师创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实用性。

    李兴钢深入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中,融合中国传统空间思想,创立了“胜景几何”理论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他的建筑研究与实践聚焦建筑对于自然和人密切交互关系的营造,体现独特的文化厚度和美学感染力,在现实条件下最大程度还原人们理想中的诗意空间。在他理想的建筑世界中,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也能处处充满“静谧胜景”与“诗意几何”。

    他认为,建筑不仅是人类为自己的生活空间所营造的庇护所,同时也必需与它所处的环境——包括原生自然和人工自然——以一种密切交互的方式共存于世;建筑也不仅是人类所创作的伟大艺术,还应以被特定工程原理或技术场景约束的方式成为艺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巨变,对建筑学的未来有着近乎颠覆性的影响。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建构建筑与自然交互的理想世界、寻获技术与诗意链接的互通之道。

令世界震惊的“鸟巢”

    2002年,著名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德梅隆想要寻求一位熟悉中国文化且有国际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的竞赛设计。李兴钢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国家体育场“鸟巢”鸟瞰图

    “既然是合作,就要有自己的思想。”在前期构思中,除仔细聆听大师的设计思路外,李兴钢还从中国建筑师的角度对“鸟巢”设计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让“鸟巢”成为融入世界语境的当代中国建筑。2003年4月,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和公众投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方案从44个方案中脱颖而出,并确定正式实施。

    在这个方案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手法、陶瓷纹路、古典窗棂花格、热烈灿烂的中国红与先进的现代钢结构设计完美融合。整个体育场的结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膜材料覆盖这灰色矿质般的钢网,包裹着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屋顶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这样的造型赋予体育场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暴露在外的结构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整个体育场具有复杂和简洁的双重特质。均匀而连续的环形看台也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观赛视野,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

    李兴钢在接受采访时说:“‘鸟巢’表现出对建筑历史的一种推动性、革命性的创新,对21世纪中国和世界建筑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见证。无论是‘鸟巢’作为建筑的创新,还是对于它的长期运营,‘鸟巢’都最终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这个设计是非常有预见性的。”

    让冬奥延庆场馆“天人合一”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人们看到的是山林掩映间的场馆群,并不凸显建筑本身的形象,而是强调它们与山林环境之间的高度融合。

    “我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设计师,完成了‘雪游龙’‘雪飞燕’等场馆的工程。”李兴钢说。

    俯瞰延庆冬奥赛区

    体育场馆“雪游龙”和“雪飞燕”

    李兴钢及其团队提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赛区规划和场馆设计理念,创新性地采用了“以设计带需求、以场馆带规划、以科研带工程”的工作模式。研发了超长三维异形曲面赛道高精度生成与一体化成型、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顺形势弱介入可逆式高山场馆、覆土大空间近零碳场馆、山地原生树木评估与保护移栽、超千米海拔落差生态保护与修复、基于自然环境信息模型的场馆数字化设计建造、基于多场景转换的“BIM+”信息协同等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被国际认证为世界最好的滑行中心(雪游龙)、世界领先的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和最具生态特色的冬奥赛区,高质量、超预期建设完成延庆赛区及其场馆群,在超大尺度山地场馆中实现了可持续理念的工程化。

    “如果说在‘鸟巢’的那个时代,是通过器物审美的角度来体现中国文化的话,那么在冬奥场馆,特别是在延庆赛区,场馆设计凸显的是一种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文化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当中‘天人合一’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一种现代的表达。”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双奥’场馆的设计和建设,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把悠久的中国文化更加深刻地融入到我们的建筑创作之中,使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建筑设计能够更加有活力,更加有长久的生命力。”李兴钢如是说。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建筑师——李兴钢谈他的建筑理念

    李兴钢作为天津大学本土培养的杰出校友,毕业后就进入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目前是我校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兴钢30多年来设计了许多优秀作品,以“双奥”场馆最为著名。我校北洋园校区也有他设计的建筑,获得了2017年“鲁班奖”和2018年的ArchDaily全球建筑大奖。这座建筑就是我校地标建筑——以“发令枪”为造型的综合体育馆。一“枪”惊人,捧回“小金人”。

    2023年6月,李兴钢接受了母校记者的采访,谈起他的大学教育、事业和建筑师的思想。

    问:天津大学的教育背景对您的建筑实践与理论探索有哪些影响?

    答:天津大学的建筑学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融合中西传统的特点。一方面,它是以梁思成、童寯、杨廷宝先生等第一代建筑教育家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院校移植过来的正统布扎体系为基础,由徐中、彭一刚、聂兰生、黄为隽、邹德侬等先生发展光大的。这种源自西方的建筑学根基,特别是建筑学本体的内容,使我们很容易能在同一个系统里,没有任何障碍地把西方从过去到现当代的代表性建筑师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串联起来,并进行学习、研究和参照。

    另一方面,天大建筑系又有着非常突出的中国建筑学教育传统。从天大建筑系的一批老先生,卢绳、彭一刚、冯建逵、王其亨等到丁垚老师等一代中青年学者,他们所做的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面的独创性工作,以及几乎从未间断过的古建筑测绘实习传统,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

    我1991年天大本科毕业就进入到北京的设计院,如今已是32年。我们院一直将“建筑设计的国家队”作为自我定位,最早叫中央设计院,后来是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现在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因为这种“国家队”的定位,它很早就教给我要有国家意识,要有对行业、对学科、对专业的责任感。来自企业文化的耳濡目染,更重要的是前辈们以身作则,他们会告诉你在这个院里如何做一名好建筑师,甚至将来成长为一名院总建筑师时,应该如何说话、做事,以及如何肩负起责任。

    问:您主持设计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经历对您的事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2002年,我被委托作为“鸟巢”的中方设计负责人时是33岁。

    在赢得“鸟巢”后,当时我本来还想出国留学。瑞士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皮埃尔·德梅隆先生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我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工程。大师的看重给了我重要的信心。他当时说,留学最重要的学习经历可能就是在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工作室作个设计作业,而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真正的伟大建筑,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这番话很有说服力,于是我就留下来了,把“鸟巢”一直做到底。

    参与“鸟巢”工程的经历对我的设计思想、实践乃至整个人生经验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具体在3个方面。

    一是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团队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工作室在2003年7月组建,我们团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鸟巢”并非大师画草图、拍脑袋、出灵感就做出来了,而是很多人——不同方面的专家在一起,通过研究性的工作方式一步步产生的。

    二是“鸟巢”的两位设计大师所体现出的独特设计理念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即“人群构成建筑”,是指体育场的设计核心是要让看台上的观众围绕着运动场和运动员形成一个戏剧性的包裹式空间,从而营造出最好的比赛、观赛的空间氛围;“结构即外观”是指一个建筑形式的产生是一种艺术化的创作,是把对建筑结构的构思、对功能和使用的理解和对空间氛围的设定,与建筑的形式和外观一起综合考量的自然结果。将对空间、结构、形式以及建造的思考缜密地整合在一起,与我之后“胜景几何”五要素中的“结构场域”有关,也与后来提出的“工程建筑学”相关。

    三是我自己在体验和观察“鸟巢”与其外部城市关系的额外收获。这几乎是一种偶然的发现,即“鸟巢”是结构与环境的对话,是建筑对景观的捕获和加工。从那时开始,我对于建筑的思考就不再止于建筑本身,而是拓展到建筑与环境交互关系的营造。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

    问:您提出的“胜景几何”的建筑思想是怎么形成的?

    答:“胜景几何”跟“自然”这个概念有关。我发现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特别重要,那种情境化的诗意体验,通常是由于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营造而产生的。我真正把这个概念落实在建筑中的第一个作品是元上都遗址工作站。它是小而轻的建筑,又把每一种功能做成建筑的最小单元,而恰恰是处在大草原、大遗址的环境,通过最小建筑单元的组合、轻微的人工建筑构造,与宏大而厚重的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反差强烈的交互状态。

    谈到“胜景几何”理念的思考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唐山大地震的童年经历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在大自然面前,建筑不再是一个永恒安全的人造庇护所。

    大学期间由王其亨先生带领的古建筑测绘实习,我没有被分配去测绘某一个建筑单体,而是负责绘制蓬莱水城的总立面图,除了蓬莱阁建筑群,还要把建筑与大海、岛山、水城组合在一起全部画出来。这对我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建筑与它所在的强大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种真正的理想创作图景。

    大三暑期我去爬景山,登上山顶和万春亭时被第一眼看到的故宫——俯瞰视角下的紫禁城以及整个北京城所震撼和感动。那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场景,而是一个人造的都市场景。那种强烈的心灵冲撞之感,让我相信其中必有中国大匠的设计智慧。

    后来我就把这样一种场景叫做“胜景”,通常都是人工与自然交互共存的场景,它们让人有热泪盈眶之感,有时又是无限宁静的。种种有关“自然”和“传统”的难忘经历伴我一路走下去,2013年,我提出了“胜景几何”。此后,我和团队就将“胜景几何”作为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理念,甚至信念。

    问:近年,您又出版了专著《工程建筑学概论》,“工程建筑学”与“胜景几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胜景几何”与“工程建筑学”是理念和方法的关系:前者是理念、是要追求的目标;后者是方法、是通往前者的路径。“工程建筑学”让“胜景几何”的理念更加落地,它并不完全是一个新发展出来的独立学术方向,在很久以前我就已开始形成这种模糊的意识,现在把它更加清晰化地强调出来。“胜景几何”与“工程建筑学”就是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关系。

    我现在把它们分别描述为“人工与自然的交互”和“技术与诗意的链接”。建筑不仅是人类为自己的生活空间营造的庇护所,同时建筑也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包括原生自然与人工自然——以一种密切交互的方式共存于世;建筑不仅是人类创作的伟大艺术,还应以被特定工程原理或技术场景约束的方式成为艺术。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建构建筑与自然交互的理想世界、寻获技术与诗意链接的互通之道。

    问:您认为,作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建筑师要如何应对潮流和变化?

    答:我认为,作设计一定要有思考,而且我的设计也从思考中受益,经过思考的设计总是会带来更好的结果,至少思维的密度和层次更加丰富。

    成立工作室时,我提出要做“研究性的设计”和“设计性的研究”。前者要求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会经历信息收集、分析、激发、转化的过程,最终才能生产出实践作品;后者强调要做和设计相关的研究,而不是通常大学里纯理论性的研究——不论是城市和建筑研究、园林研究、聚落研究,还是大匠思想和作品研究等,都与我们的设计实践密切关联,最后才能凝练成为有效的研究成果。

    关于如何应对潮流和变化,我想首先一定要保持对世界的关注,不能够脱离时代,因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多变、多样的现实;同时,也要保持自我的定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世界是多元的,我们既要拥抱技术,又不被技术所裹挟。建筑师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这样才不会在变化中迷失。

    本版文图:甲茗

    (学生编辑 刘艺苗)

李兴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