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两院士和委员联名提案:在新疆建设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024-03-05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阅读量:459

    本报记者 刘慧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在新疆建设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新疆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区位优势明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提出“3+X+ Y”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为锚定新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和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大需求,两院士和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把在新疆建设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纳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

    首先,聚焦新疆的国家战略定位,进一步推动新疆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紧扣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建议科技部等部门在人才、税收、科技金融、企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差异化改革政策和特殊支持措施,支持新疆布局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创新基地,辐射带动南北疆重要节点城市和中亚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伙伴国家,形成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其次,进一步强化科技援疆统筹协调机制。建议中央科技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协调援疆省市将科技援疆纳入“十五五”对口援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深化科技援疆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建设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央地协同、兵地融合、部门协同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持续推动科技援疆从单向支援向双向合作转变,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构建“大科技”援疆格局。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科技互惠合作,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多领域深层次与中亚国家开展务实科技交流合作,打造中国—中亚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建设“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增进新疆和中亚地区民生福祉提供科技支撑。

    再次,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众筹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模式。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由科技部、自治区、援疆省市共同对重大科技项目进行联合资助,用于调动现有资源的再配置以及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新疆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和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创新投入体系。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综合运用前资助、后补助、政府采购、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精准支持各类创新活动。

    最后,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技人才援疆工程,为增强新疆发展后劲提供智力保障。建议中央和国家部委人才计划向新疆倾斜,支持新疆“靶向引才”和探索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助力新疆引进国内外不同层次优秀人才,培养本土优秀科技人才,支持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建议坚持在援疆前方指挥部选派科技管理干部开展援疆工作,将科技干部人才援疆纳入中组部、人社部等援派计划,促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

邓铭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旱区水循环调控专家
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邓铭江
  • 肖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