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一些对人民有用的事情
30年前,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首批聘任96位院士,王振义名列其中。30年后,这位百岁院士依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医学的进步、关心着医师的成长。
在为医、为师上,他有两条经验之谈:一个是团队带头人很重要,一个是创新必须坚持不懈。
团队带头人很重要
1994年,王振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年后,他就将血研所所长的位置让给了年轻人。有人不解地询问:你还在往上发展,怎么一下子退下来了?王振义回答:要考虑年轻人个人的发展,也要考虑血研所的未来。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王振义明白,一个人的事业先是往上走,但到了顶点后,受到年龄、体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往下走。有什么办法使事业始终保持向上呢?就是在当你看到或是感到往下走时,让合适的人来顶替你。你的目的是事业,而不是个人。只有这样,个人虽然按照抛物线规律,到了高处总会往下,我们的事业却可以永远向上发展。
王振义认为,一个团队里面,带头人是很关键的。带头人的理念是什么,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是动脑筋去赚钱,还是为了科学、为了解决问题、为人类作出贡献,关乎团队的发展。
关于人才选拔,王振义认为不应以个人感情亲疏为标准,而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这就需要团队带头人头脑清楚,能够全面地、发展地看人。评定一个人,不是主要看他讲得怎么样、写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做得怎么样、走得怎么样。
多问一个“为什么”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在做实验时发现,细菌培养皿上有一块地方不长细菌。换别人也许会想,这是偶然现象,不足为奇。但弗莱明留了个心眼,猜测可能有一种未知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好奇心+细心”驱使下,最终让他发现了青霉素。
这个故事,王振义经常跟身边人讲。他认为,每一个异常现象的出现都值得注意。“比如说医生给患者看病,用药后,80%的患者好了。一般来说,这就够了。但有心的医生会问,另外的20%为什么无效?”
在王振义看来,创新就是试图改变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所碰到的问题。对事物是就事论事地看,还是不断地问“为什么”,最后的收获会有很大不同。很多医学上的创新就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有可能发现新的理论。这就是创新。
对创新的条件,王振义有过一番系统思考:
第一个重要条件是敢去想。创新,就是比别人多想一些的能力。有的是设想,有的在当时看来可能就是幻想。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有适宜的环境。小环境包括家里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大环境是要有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团队。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几个化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在一起工作相互启发的产物。
第三个重要条件是要有坚持精神、牺牲精神。坚持,有的时候是一种牺牲,可能努力了10年也没什么成果,但至少告诉世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这也是一种贡献。
“机会与坚持是密不可分的。要敢于设想甚至幻想,要创造环境,更要勇于坚持。”王振义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振义 192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振义的微信里,有上万条“未读信息”。龙年春节,这位百岁老人收到了不少拜年短信。有来自领导的、亲友的、学生的,但更多的是来自海内外患者朋友的问候与祝福。“谢谢大家的关心!”
回顾自己的从医路、从教路,王振义感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磨炼、加强自我修养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患者的幸福、患者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乐趣。这样的乐趣是用多少金钱和名誉也换不来的。”
是时代、国家给了机会
上观新闻: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确立国际公认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应该说是您最为知名的成就。但您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只是作了小小的贡献。您是不是太谦虚了?
王振义:一个小小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成果,大家就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自己是感到惭愧的。
血液病是内科里面的小科,白血病是血液科里面的疾病之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只是20多种白血病当中的一种。现在,虽然这种白血病能够得到解决,患者高兴,医生也高兴,但还有很多种白血病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前面还有一大段路可走,我要跟着团队继续在医疗、教学、科研上做一些工作。
上观新闻:“跟着”?
王振义:我已经100岁了,但总的说还在努力追求进步。只有谦虚谨慎、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过去,我领导我的团队;现在,我跟着我的团队。因为他们的思想要比我先进得多,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强得多,尤其是在网上得到的信息比我知道的多很多。我需要向他们学习,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为更多患者解决痛苦,多做一些对人民有用的事情。
上观新闻:回过头来看,您觉得自己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王振义:首先要明确,提到“上海方案”就认为是我或者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团队的功劳,这是不全面的。它不是个人的发明,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特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团队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相关研究。不能因为我们所在的平台更显著一些,就以老大自居。我们有各自的特点,也共同付出了心血,都进行了认真探索。
说到成功之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少见病,要得到大的成果,必须多方协作。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怎么能够忘记在艰苦条件下帮我做过很多事情的同事、学生?怎么能够忘记上海和全国的各大医院,甚至国际友人的帮助和支持?没有大家作出的贡献,是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证明这个药是有效的,并且向全世界推广。
上观新闻:您的团队英才辈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门四院士”。
王振义:不要以为学生中出了3位院士,这个老师就不得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恢复研究生招生,我就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如果没有国家支持他们出国学习以及后来支持他们的相关科研,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成果。
我经常说,不是我培养了他们,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自己。我很幸运,在与他们共同攀登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上观新闻:在“上海方案”中,发挥中药砒霜的独特功效可谓神来一笔。您是怎样捕捉到这一灵感的?
王振义:那段时期,我们国家医学科研的基础和实力还不够雄厚,从中医药的古老智慧和实践经验中寻找疾病诊疗的办法是很自然的。
但一种中药,说它有效,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不能仅仅靠猜。很多人知道屠呦呦研究员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第一步:先要确信有效。她关注到相关记载后,就对青蒿进行了研究。一开始,用的是传统中医药常用的水煎方法,发现好像没有效果。她再拿中医书来反复看,发现古人用的是新鲜青蒿挤出来的汁。她就怀疑是高温煎煮时把有效成分破坏了,于是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国家的医药科技工作者终于研发出青蒿素,并弄清楚了相关化学结构。这就是中医药研究的第二步:寻找到它的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弄清楚作用机制。我认为,中医药研究就应该走这样的路。
上观新闻:就您的经验而言,从中医药中发现并提取有效成分单体还有多大空间?
王振义:我们讲,“中医药是个宝”,那就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让“是个宝”不是一句空话。
举个例子,有一种中药叫麻黄,主要含有麻黄碱等成分。《中国药典》中收录有麻黄,《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那么,是谁最早发现麻黄碱的作用呢?他就是陈克恢教授。
陈克恢教授出生在上海,年轻时赴海外留学,立志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20世纪20年代,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期间开始着手研究中药麻黄。他与同事合作,发现麻黄碱有拟交感神经作用。后来,他还从麻黄中提取到了麻黄素和右旋伪麻黄碱等成分,并通过对麻黄碱的药理作用研究、临床观察,证明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
现代医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循证,有科学的证据,能说清楚、讲明白。通过科学研究,把循证的东西拿出来,是中西医科研交流、互通、对话并携手战胜病魔的重要途径。
上观新闻:传统中医药“以毒攻毒”的理念和疗法,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可否全面推广?
王振义:肿瘤是一种“毒”,我们又用“毒”的东西来治疗,所以时间久了,就被认为是“以毒攻毒”的一个典型范例,但并不是说砒霜或者砷剂对所有的肿瘤都有效,到目前为止,它只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有效。希望大家能分清其中的区别,尊重客观,尊重事实,理性对待。
中西医结合,既要有大胆设想,又要在具体问题上慎重研究和讨论,不可牵强附会,并且必须找寻必要的论证。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贸然在其他肿瘤治疗中“以毒攻毒”,是十分危险的。
上观新闻:每一种药物用于临床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怎么避免这个风险?
王振义:第一,要端正思想,这是临床工作的出发点。第二,用药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第三,给患者用药就得负责,一定要密切观察。避免风险需要谨慎有效的临床实践。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只有实践、探索,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治好疾病。
2006年,王振义看望第一个使用全反式维甲酸的患者(中)。
太多的名利是负累
上观新闻:采访前,我们拿到了刚刚印刷出来的《西医大家谈中医》(第一卷)。书中采访的5位院士您最年长。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王振义:我并非天生长寿。曾经有3次阎罗王差点叫我过去了,但看我流着眼泪,还留恋人世,就说:那你回去吧。
前些年,我在“上海市民健康素养第一课”直播上,分享过一个16个字的“长寿良方”,那就是“合理安排、知足知乐、动脑动手、善心宽怀”。比如,天天走半小时,尽量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坚持多样化饮食,要动物蛋白加植物蛋白,要有水果要有素。
上观新闻:您对待生活、对待名利的从容心态,是否也是一个长寿“加分项”?
王振义:太多的名和利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甚至有时候会成为生命的负累。
我的客厅中挂有一幅《清贫的牡丹》。每逢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我总乐于把这幅画介绍给大家。
牡丹,一般认为象征荣华高贵。我们每个人总是要追求卓越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力,我想他不会不断地努力。但我的这幅牡丹不像一般牡丹那样大红大紫,而是粉白中带红,很恬淡、清雅,更多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也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与力量,对事业看得很重,对名利看得很淡。
我非常幸运地学了医,从医后收入有保障,研究也得到了单位、国家的支持,所以我可以安心地工作、搞研究。有人觉得,你有那么重要的研发成果,又得了那么多大奖,有那么多奖金,你大概是个亿万富翁。但事实上,我的研究成果没有申请专利,得的奖金也都捐出去了。能够衣食无忧、安心工作,我对这种生活已经很满意了。
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做了些什么事情、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作为医生,一定要淡泊名利、勤劳务实。医生是为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的,捍卫生命是一种职责和义务。
上观新闻:前些年,医患矛盾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王振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常讲,救人要先治心病。治病救人不只是对疾病本身,还要尽力给患者指一条路,让他们看到一片光亮,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确立坚定地活下去的勇气,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疾病斗争到底。
治病是医患双方的事情。一方面,医生要尽己所能,抱着爱心为患者服务,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另一方面,医生也要跟患者及家属讲清楚有些病是治不好的,可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多医患纠纷的出现是因为医生没有耐心跟家属和患者沟通。如果态度好一些、耐心一些,很多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当然,社会舆论也应该正确引导,不要对医疗纠纷轻易下结论。因为事物是复杂的,应该让事实、理智与法律来下结论和处理。随意污辱和伤害医务人员的做法是错误的,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惩罚。
上观新闻:对于年轻人,您有什么特别想叮嘱的?
王振义:知识面一定要广,要触类旁通、日积月累。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比较忙,学校规定的书要看,规定之外的书也要看。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才是过人之处。
比如,一本《内科学》的某个章节讲了30种病,教了你25种,还有5种也要看一下。拿血液病来讲,大纲里大概只讲五六种,但是病有十多种,我们都要学习。这就是过人之处,也是拓宽思路的方法。
1955年,王振义夫妇和王志群(中)、王志勤(右一)、王志刚(左一)拍全家福。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图片来源:均 受访者供图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