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回眸 | 今天,一起回顾王绶琯院士灿若星辰的人生

2024-01-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量:372

图片

图片

王绶琯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战略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

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

中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于1923年1月15日出生在福建福州

他的一生,如一颗明亮的星

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今天

一起回顾他的精彩人生

少年“天文梦”

图片

造船班同学合照(前左1为王绶琯)

    王绶琯13岁时参加马尾海军学校的考试被录取,本想做个海员驰骋海疆,后因眼睛近视改学造船。1945年,他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学院隔壁就是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漫天繁星激发了他对天文学的向往。他给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写信,从而得到了进入天文台工作的机会,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传奇的天文学生涯。

    1952年,王绶琯回国,全力投入到创建新中国天体物理学的事业中。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和同事们将中国的授时精度提高到百分之一秒,为中国授时以及天体测量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自此,“北京时间”响彻祖国大地。


领导研制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

    20世纪50年代,射电天文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中国科学院决定建立起自己的射电天文研究队伍,王绶琯受命带领团队在北京天文台开始研究适应我国发展的射电天文项目,同时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等多种射电天文设备。

    1984年,王绶琯等又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建设,让中国在国际射电天文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提出建设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

图片

LAMOST望远镜

    天文光谱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起初,一台望远镜仅能测量一个星体光谱,随着技术的进步,望远镜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光谱。而在许多重要领域,需要测量的光谱数以万计。这一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此入手,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天文研究能力,并积累大量数据。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绶琯和苏定强共同提出并设计攻关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突破了光学天文望远镜大视场和大口径不能兼备的瓶颈。大型光学望远镜LAMOST由我国自主设计,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2年9月被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的LAMOST启动正式巡天,现已成为我国光学天文主要创新平台。


他是那颗把孩子领向科学的“启明星”

    王绶琯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教育专家。从古稀至耋耄,倾心投入到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之路上。

    1998年,王绶琯倡议并联合钱学森、周光召等6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专家,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通过科学家和青少年“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走上通往科学殿堂之路,早发现和重点培养展露才华的“科学苗子”。当时王绶琯刚卸去大部分科研工作,便和分别从北京市科协及其青少年部的不同负责岗位上退下的三位同志一起,开始了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早期运作。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以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为后盾,得到了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科协的关注和扶持。大到方针指点,细到信息提供、物质资助,一直伴随着科技俱乐部前进中的每一步。

图片

王绶琯与俱乐部学生会员交流

    为了让“小手”拉到合适的“大手”,俱乐部成立之初,王绶琯走遍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跟科学家的深入交谈,他要找出那些真正合适的人来担任科研导师。为了俱乐部的发展他四处奔波,捐出全部稿费用作俱乐部经费,即使躺在病榻上,自称“眼睛、耳朵都开始罢工”,这位被孩子们称为“科学启明星”的老人仍在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他曾说:“科学普及了,更多孩子才能受益。只有植根于一片深厚的土壤之中,科学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图片

    “如果每年平均有100名可能的科学苗子参加科研实践,其中有2%到3%日后成为顶尖人才,那么坚持十几年可望积累到30~50人。为保住这些可能的科学苗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王绶琯坚信。

    从造船到观星,从国内到国外,从科研到教育,王绶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最深情的表白。正如他写下的诗句:“浮沉科海勉相随,人重才品节,学贵安钻迷。”

    王绶琯院士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综合自风启学林、《科协情缘》、“科学大院”公众号

王绶琯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