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12月8日,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开幕。大会主论坛“湘江论坛”开讲,6名院士专家聚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现状、趋势等作主旨演讲。创新,被频频提及,成为关键词。
步子放缓,未来可期
受疫情影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近年小步慢跑。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稳中有增,去年产业规模482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整车装备产业规模1853.7亿元,中南地区1394亿元,占全国比重最高,达28.9%。
投资拉动发展。去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7100亿元,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尤其活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介绍,全国50多个城市开通329条线路,运营总里程10841公里,投运车站超过5800座。
全国轨道交通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目前有铁路货车近100万辆,铁路客车7.2万辆,其中动车组超3.3万辆。
“国家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人口将不断增加,对于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仍将维持增长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说。
预计到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将达5882亿元,整车装备规模占比逐年扩大。
刘文强认为,政府要努力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和产业生态活力,行业要迭代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企业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和国际交流合作。
大用户、生产企业主导创新
专利,是衡量创新的核心指标。截至今年11月,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专利申请量38万件,中国申请量占69%,中国机车专利申请量持续领跑世界。
数据亮眼,但现实却存在尴尬。“应用技术创新方面和产业链有脱节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一针见血地指出。
卢春房用较长时间讲了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
“‘复兴号’动车组的创新是大用户主导的。”他介绍,当时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联手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前后投入40余亿元,以5年时间实现“复兴号”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三大目标。
2017年,“复兴号”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营,有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到去年年底,“复兴号”动车组已销售1197标准组,中车集团收入1100余亿元,前期投入获得丰厚回报。
“株洲也有相似的地方,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主导创新,带动几百个企业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卢春房说,大用户知道生产、建设、运营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由其主导创新在资源、统筹方面有优势,能将创新成果迅速应用。
卢春房还力推生产企业主导创新。“生产企业有生产销售压力、效益效率压力、竞争压力。这些压力靠什么来缓解?靠创新的产品。”他说,华为手机、腾讯微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可以大胆借鉴。
绿智融合,势在必行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发布《轨道交通产业双碳行动湘江宣言》。践行绿色理念、创新绿色技术、制造绿色产品,成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未来的方向。
在主旨演讲中,丁荣军认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绿色、智能发展,势在必行。
他说,更高速动车组的研发,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设计并突破能耗、功率和噪声的制约,提升速度。中车株洲所牵头,通过降低列车运行阻力、提升牵引系统效率和轻量化、低噪声设计,成功攻克列车高速关键技术。新一代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运行时,每公里能耗约26.7千瓦时。
“怎么样降低成本?怎么样提升性能?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努力。”丁荣军说,提高产业链融合,促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装备等在行业的应用,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举足轻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分别于2020年、2022年发布《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指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朝“绿智融合”方向发展,呼吁城轨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应用取得突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说,要从“跟跑、并跑、领跑”三方面定位新一代装备,瞄准行业主要痛点进行创新,实现技术与业务联动,在新技术进步的同时带来管理模式、业态的变化。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