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顾诵芬是怎样把理想写上蓝天的

2023-11-14   长江日报   阅读量:323

    纪实文学作家罗元生出版了新书《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全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深刻展现了中科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的科学之路。

图片

《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华文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罗元生 著


    长江日报《读+》周刊近期专访罗元生,他说,顾诵芬把志趣理想写上蓝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一辈英雄、科学家身上闪耀的光芒永不过时。
文学创作的初心与湖北有关

    罗元生在接受长江日报《读+》周刊专访时表示:“我和湖北很有缘,我萌生写作的想法就和湖北有关。”

    他的家乡在安徽宿松县,位于皖、鄂、赣三省的接合处,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蕲春县接壤。从小,罗元生就对红安充满了向往,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这里孕育了200多位将军。

图片

罗元生。

    20世纪90年代初,罗元生参与撰写了《楚天将帅风云录》,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题材写作,记录了20多位楚天将帅的故事,从此也激发了他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动力

    这一写,就是30年。《开国将帅的临终时刻》《长征中的名战名将》《吃出战斗力》《共和国首任总参谋长徐向前战传》《王震与陶峙岳》《三位特殊的开国上将》《百战将星周希汉》《百战将星王尚荣》《健康丝绸之路——中国国际卫生合作纪实》等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罗元生并不是专业作家,他历任解放军总医院助理员、副处长、政治协理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在工作之余,写纪实文学,尤其是战将、英雄们的纪实文学,是他精神上的鼓舞。在他看来,老一辈英雄、科学家身上闪耀的光芒永不过时,他们的精神是值得一代代人继承发扬的,是值得大写特写、大学特学的。

    读+: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想写《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这本书?

    罗元生:我写顾诵芬院士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认为顾院士这个老人值得写,值得大书特书。

    一方面,他是航空系统的唯一两院院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2022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他的人生经历、科研成就、战略洞见与学术思想值得好好总结梳理;另一方面,顾院士这个人就是一位典型的谦谦君子,既温润如玉,又坚强如钢。正如长期撰写顾院士科研人生的师元光老师所说,“没架子的院士像个邻家老伯”,他那种人格风范与精神风采令人肃然起敬。

    如果说还有什么原因驱动我,就是因为我是一名服役30多年的军人,是位报告文学作家,展示中华民族杰出精英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风采,一直是我创作的追求和坚守。

    几十年来,我曾写过一些关于开国领袖和将帅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也写过为祖国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次有机会写顾诵芬院士,我是以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努力地以最高标准写好写到位。


    读+:科学家的精神史,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进步史。对这个观念的认识,在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罗元生:我认为,一个科学家的精神史,就是其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价值追求以及理想信念等精神风貌的总和。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位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其精气神应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初心理想完全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求之中,促进和服务于国家强大、民族兴旺和人民幸福——这一点,在顾院士身上尤其突出。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史,他的精神史,可以反映我国的科学进步史。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零起步,顾院士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70年,亲历祖国航空工业筚路蓝缕的点点滴滴。

    

    7岁上小学时,他目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北京(当时叫北平),心中就萌发出要造飞机保卫祖国的初心,这份初心伴随了他一生;21岁大学毕业时,他本是留在上海交大当老师,陪伴父母。此刻,朝鲜战争开始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刚刚组建的新中国空军,正在朝鲜战场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空中拼刺刀”。新中国在这个时候组建航空工业局,呼唤全国上下有志学习航空专业的青年学生北上沈阳,投身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留在条件舒适的上海,还是奔赴北方?顾诵芬毫不犹豫,毅然北上,在一片废墟中,与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团队一起,托举起自行设计新中国飞机的重任。

    

    在艰难的岁月,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顾诵芬一次一次地把理想变成现实;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拿走图纸、撕掉合同,顾诵芬把自己关在实验室,痛定思痛,发誓“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到了56岁,他才从沈阳调回北京,这时的他站在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岗位上,纵览国际风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要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建议……这些经历反映了我国的科学进步史。

    

    顾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我认为这是其爱国精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时代背景是爱国精神形成的原动力,教育经历对爱国精神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开拓创新是爱国精神最鲜明的具体表现。

    顾诵芬小传

       

    顾诵芬生于1930年,开启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征程,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马梦娅

    编辑:喻鑫 曹欣怡

    校对:胡蝶 周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