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专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丨用科学探索精神 耕耘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2021-11-11   中国科学院院刊   阅读量:30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其中,探索建设新型科学研发机构成为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要举措。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经过近4年的发展建设,逐步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并引入8位两院院士及4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刊》专访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汪卫华院士,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国科学院院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汪卫华:从2017年起,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建国家实验室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按照“战略急需、国内一流、交叉融合、特色鲜明、支撑产业”的总体要求,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补强原始创新短板、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为目标,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先后在网络空间、再生医学、先进制造、材料、化学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先进能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领域启动建设3批共10家广东省实验室,对标国际上“最优、最好、最先进”水平,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技厅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是广东省于2017年12月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并于2018年4月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正式揭牌。实验室定位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中国科学院院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汪卫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一个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地方政府支持实验室实行符合国际创新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并出台扶持管理办法,赋予实验室在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技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在管理机制和顶层设计上,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材料科学基础前沿,布局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能源材料、低维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超导和信息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功率器件、先进制造和装备十大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同步组建了19个前沿课题团队、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其“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在人才待遇方面,实验室可自主制定与科研人员能力和贡献相一致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不以文章论英雄,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攻关;实验室重点引进的人才团队纳入东莞“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可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等。

    在经费使用方面,实验室作为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自主编制年度经费预算。经市科技局初审、征求财政局意见,并通过理事会审议后,仍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带领的实用超导薄膜研究团队,最开始预算了900多万元进口一台设备,后来受其他因素影响,团队决定自主研发,最后仅花了300多万元就研制成功,节约下来的钱允许调到其他相关环节使用。用赵院士的话来说就是“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

    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实验室积极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立联合工程中心,与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工程研发中心,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东风创新中心(研究院),共同攻克产业技术难题;与韶关、营口、盘锦、锦州等地签署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产业应用示范;与粤科母基金设立3亿规模的新材料投资基金,联合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筹备设立5亿规模的创投基金,支持产业转化。

    总体来说,启动3年多来,实验室人才队伍量质齐升,朋友圈不断开放扩大,科研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卓有成效。

    《中国科学院院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如何做到高水平人才的快速汇聚?

    

    汪卫华:实验室一直坚持“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用人制度,让人才各司其责,各尽其长,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研创新人才队伍。截至2021年10月,实验室共引进8位两院院士,4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双聘和全职人员近1000人。

    实验室能够短时间汇聚这么多优秀人才,首先是实验室自身定位非常清晰和聚焦,就是基于材料科学技术创新。理事长王恩哥院士经常说一句话“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无论从物质科学,还是从现代产业来讲,材料都是基础环节,涉足领域广,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也是极大的。

    在引才方面我们采用了柔性政策,对首席科学家、重大成果主要发明人等高端人才,采取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岗位设置,让这些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室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

    实验室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人才基金等多种渠道,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青年学者加盟实验室。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第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在出站后均申请应聘实验室的全职研究岗位,初步形成聚集青年人才的态势。

    同时,实验室能提供比较好的生活配套,落实相关人才政策,让科学家们无后顾之忧。这一点广东省做得非常好,省、市、区出台的各类人才政策及配套措施为我们创新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东莞市当地政府对科学家子女的教育需求、医疗需求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也是青年人愿意来松山湖安居乐业的原因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承担着怎样的重要角色?

    汪卫华: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科学技术部批复,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也是国家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1年10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松山湖科学城坚持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全链条为“四梁”,以重大科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高品质城市配套、一流创新环境为“八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松山湖科学城源头创新矩阵的排头兵和重要支撑点,为加快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创新智慧引擎。

    实验室创立伊始布局的四大核心板块,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全方位精准助力科学中心建设。

    在汇智创新方面,吸引材料科学领域的顶尖科研团队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力争在重大科学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颠覆性、原创性突破,解决先进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在科研服务方面,依托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为大湾区周边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提供通用性技术服务,为领域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在产业支撑方面,通过在创新样板工厂的小、中试孵化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助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在区域合作方面,以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为平台,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交流访问,建成一个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引领交叉学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在“十四五”期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汪卫华:“十四五”规划纲要作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新部署,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立于潮头的新型创新主体,必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主动作为,向着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迈进。

    实验室以出“产品”为定位,坚持“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两条腿走路是实验室持续发展的方针理念。实验室正面向海内外吸纳领军科学家,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力争实现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扩大公共技术平台的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共享服务水平,支持地方产业技术研发;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力求将更多实验室的好样品做成投入市场的尖产品、优商品,整体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通过主动设计、牵头发起或参与共建等多元形式,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作出应有贡献。

图片

    汪卫华   材料物理学家。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总监制:杨柳春

责任编辑:张帆

助理编辑、校对:PAN

排版:江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