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沙沙】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1-9月累计大豆进口7779.9万吨,同比增长14.4%。2022年中国主要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豆、玉米等粮食出口量占全球重要份额,直接影响全球粮食的供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遗传育种学家王汉中近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称,中国“油瓶子”对外依存度达七成,在寻找大豆替代品方面,油菜是“最佳选择”,在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应对西方“大豆霸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油瓶子”对外依存度很高
环球时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放在重要位置。为什么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如此重要?
王汉中:因为油料工程不光是产业层面的事。现在中国主要的粮油产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政治属性越来越强。粮油稳定需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来说,中国总体耕地面积不足是事实。原来有观点认为,进口了1亿吨大豆,相当于进口了8亿亩土地,这是划算的。但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再从美西方来配置资源,很容易被“卡脖子”。
中国的“两桶油”,石油和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基本都在70%。中国很早就布局石油进口多元化,但食用油方面,我们要么进口美国种的大豆,要么进口巴西、阿根廷等依靠美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用美国技术种的大豆。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油瓶子”掌握在美国或者美国技术控制的国家手中。
环球时报:破解西方的“大豆霸权”,中国的出路在哪?
王汉中:解决中国“油瓶子”问题,根本出路在发展油菜产业。跟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菜最大的特点是不与主粮争地。比如大豆、花生、芝麻这几种“夏季油料作物”,春季种、夏天长、秋天收,跟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使用土地的时间是重合的,存在竞争关系。就种植面积来说,发展油菜有巨大潜力。
油菜有“三块地”的潜力
环球时报: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轮作,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发展油菜产业有什么潜力?
王汉中:油菜在种植面积上有“三块地”的潜力:第一是南方冬闲田,油菜不跟主粮作物争地,它能实现“油稻轮作”,夏天种水稻,冬天种油菜。有研究表明,种了油菜以后,水稻单产可以提高8%—17%。第二是盐碱地。像禾本科的水稻等须根系作物,它们根扎得浅,根系分布的土层比较薄,跟盐碱分布土层基本重叠。而油菜是直根系,根系发达,一根主根往地下钻,可以避开盐碱分布的土层。我们的实验数据证明,油菜比棉花大豆等都要耐盐碱。第三块地就是现有的1.1亿亩油菜。我们提出“油菜绿色革命”的目标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使油菜单位面积产油量翻一番。上述“三块地”潜力加起来,油菜基本上可以达到每年产油3000万吨的指标。再加上大豆单位面积产油量翻一番、花生单产再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油瓶子”基本上就可以自给自足。
环球时报:近年来,全球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等天气,这是否给油菜育种行业提出了一些新挑战?
王汉中:我们育种年年都要有调整,不是说育出一个品种就完事了,气候不断地变,新品种需要适应新的灾害天气,首先就要“多抗”——抗低温高温抗干旱,抗各种灾害。我们农科院大院里的油菜试验田,每年病害倒伏都很严重。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就是要创造这么一个逆境,让油菜得病、倒伏,选出不病不倒伏的品种。
“换道超车”
环球时报:去年,您带领团队发掘出新的绿色富硒食品“富硒油菜芽”。此前,您也带领团队培育出全球第一个“硒高效”蔬菜。将育种方面的创新和油菜产业紧密结合,您有什么经验?
王汉中:科研课题来源于产业,成果服务于产业,但首先要有产业才行。要想催生新的产业,我们需要“研学产”模式(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编者注),通过科技创新来建立活跃的产业。对于我的团队来说,富硒油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蔬菜,而是希望为生物合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案例。
全球生物产业竞争有两个赛道:生物种业和生物合成。种业是粮油产业的芯片,西方国家在种业上深耕多年,中国想超越须有原创性的突破。此外,种业有区域限制,其他国家育成品种到中国的土壤不一定能长得出来。但生物合成不受此类限制。我认为,生物合成有可能催生一个全新的产业让中国实现“换道超车”。生物合成技术生产,既可以节约土地,又有利于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中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处于全球先进地位,与美国不相上下、部分领先,将其作为生物产业的新赛道,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标题:王汉中院士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解决中国“油瓶子”问题,油菜是“最佳选择”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