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我首艘航母总师朱英富当校友会会长,传说中的“交大1系”黄旭华等院士这样说

2023-10-22   上观新闻   阅读量:1059

    “从1943年到2023年,从重庆九龙坡办学到内迁建设,从长江内河走向深远海,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交大船舶与海洋学科走过了80年峥嵘岁月。”作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总设计师,现年82岁的朱英富院士担当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校友会会长。10月22日,他与约10位中外院士在校园相逢,为“母院”送上祝福。

黄旭华院士(资料照片)。

    同时,还有多位校友院士也寄语传说中的“交大1系”,其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说:“要有信仰、有理想,还要有本领。科研发展永无止境,在创新道路上要永不知足。”令人欣慰的是,今天船建学院每年超过3/4毕业生,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选择到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就业。

404舰(资料照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朱英富1958年考入交大,在造船系攻读本科5年、研究生3年,其导师正是1980年代初当选我国造船领域首位院士的杨槱。对朱英富而言,交大在读8年,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学校对基础科学非常重视。“虽然我们是学造船的,但数学、物理、力学等等一些基础课程抓得很紧,我们学习得也很努力、也很艰苦。”

    不过朱英富直言,“这些基础学科的学习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大家都深有体会的。”甚至他在改革开放初期,赴美加州大学交流访问中发现他们师生的基础理论水平未必比交大强,“所以我们还是很自信的。”

朱英富院士(资料照片)。

    他认为,很多基础知识不一定马上能用,但有了这样强的根基,碰到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以及在学习新的知识方面,就容易得很多。“这两年中央对于我们学校的要求是加强基础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这与交大以及船海学科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非常一致。”

981平台(资料照片)。

    另一方面,在朱英富眼中,母校还有一个非常浓厚的爱国传统,强调进了交大就是承担责任。学校领导反反复复强调,不论是开学典礼还是毕业典礼。“爱国报国不是虚的,如果能够用大学学到的本领,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这就是最好的爱国报国。”

船建师生(资料照片)。

    朱英富表示,很多基层的校友,虽然具体从事的领域方向都不同,但没有一个不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代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交大船人的使命和担当,这一份精神要在一届一届学生中一直传承发扬下去。”

海龙号(资料照片)。

    “从水面到水下,为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多型国家重点装备。”中国第一台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是1958届船舶制造系校友。他希望,母校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向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挥引领作用,造福地球和未来的世代,“在助力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本文作者: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黄旭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专家
朱英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
船舶设计(舰与船)专家
  • 黄旭华
  • 朱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