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昙华林旁桃李地迎来120岁校庆,院士回母校分享青春故事

2023-10-16   长江日报   阅读量:195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6日讯“我叫胡正寰,1952年毕业于湖北省武昌高级中学,即今天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主席说最缺的是两样东西:一是粮食,一是钢铁。搞建设离不开钢铁,为了钢铁报国,我考入那年才成立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即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10月16日,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回顾了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鼓励青年学子在中学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言。记者郭丽霞摄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是武汉最古老的几所百年老校之一,发轫于190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文普通中学堂。文普通中学堂的成立是湖北教育从传统到近代的发端,开新式教育之先河。

校园简介。 记者郭丽霞 摄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就建在十四中校园内,学校依托厚重的历史,已初步建成以校史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昙华公书林等为代表的博物馆群,每年吸引大量游人参观。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 记者郭丽霞摄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见到,该校的田径运动场上搭建起了多个展台,李四光地学社、凤凰之声广播社、科技创新社、海梦环保社、未名文学社、尚雄数学社、凤凰桥牌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正在进行风采展示。据介绍,这些社团是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多元育人、颗粒归仓”的特色育人名片,也是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生社团展示泥塑作品《胡正寰》。 记者郭丽霞摄

    该校1952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主要开创人胡正寰参加了凤凰山“1903学习花园”揭幕仪式。在随后进行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胡正寰院士在发言中回顾了他年轻时代求学的经历,并鼓励青年学子将自己的青春与时代和祖国的需要相连。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师代表演唱《联中校歌》。 记者郭丽霞摄

    武汉大学教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桂希恩,郭沫若先生之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郭平英女士,田汉之孙、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阳维,董必武长孙、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董绍壬先生等嘉宾参加了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平先柏介绍学校历史。 记者郭丽霞摄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平先柏介绍,1903年张之洞设立的“文普通中学堂”是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的前身。120年来,学校英才辈出,走出过董必武、陈潭秋、李四光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也涌现出建筑学泰斗张良皋、世界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等领军社会主义建设各界的第一批新中国培养的人才。胡正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全面掌握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导弹与火箭技术专家沈辛荪和他的同伴们让《东方红》旋律首次在太空奏响;桂希恩的大医情怀感动中国……平先柏说,新时代的十四中应写好当下故事,让前行更有力量。

    【学校历史】

    今天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发轫于190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东路高等小学堂,1909年更名为第二文普通中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55年改名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1911年11月,由于蛇山脚下新成立的鄂军都督府被清军停泊长江中的炮弹击中,都督府临时移至昙华林第二文普通中学堂办公,有幸留下了这张十四中历史上拱形立柱大门、拱形窗的二层楼房校舍珍贵的历史照片(上图)。屋顶上高高飘扬的铁血十八星旗,门前的卫兵和战马成为鄂军都督府在学校临时办公的历史见证。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通讯员代江连杨戈砂喻娇)

    【编辑:丁翾】

胡正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
轧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