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育发展基金”成立,胡正寰院士捐赠百万

2023-04-12   长江日报   阅读量:18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2日讯4月12日,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举行成立及捐赠仪式。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主要开创人胡正寰为母校捐赠100万元,助力学校发展,帮助学生圆梦。据悉,今年是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20周年校庆,该校众多校友回到母校,通过各种形式襄助学校发展,也激励在校学子们勇于创新、奋发有为,成长为有助于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该校校长平先柏介绍,在湖北省教育基金会旗下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天成立,是十四中校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胡正寰院士再次慷慨解囊,向母校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希望奖励勤勉有为的母校师生,祝愿母校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胡院士曾在2009年4月28日向母校捐款10万元,学校成立了胡正寰奖学金,奖励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英才,同时也让家庭经济困难、自强自立的学生有机会实现梦想,成就自己,回馈社会,成为国家栋梁。学校还建有以胡正寰院士命名的正寰楼,院士精神一直激励着十四中的大批学子勇毅前行。

    在成立大会上,胡正寰院士通过视频方式,给在场的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在十四中的成长经历。“至今我对中学教我的老师们还记忆犹新,没有十四中学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胡院士说,让他终身受益的是在十四中老师的教诲下,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到了做人的真谛。“我一直以自己有幸成为武汉十四中的一名学生而自豪!”

    1950年,胡正寰院士考入当时最负盛名的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这所学校正是今天的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最缺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粮食,一个是钢铁。高中毕业时,青年时代的胡正寰就坚定了要将自己的人生融入祖国发展的洪流。工作后,他潜心钻研轴类零件轧制技术,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让我国在相关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创新技术的同时,胡院士也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本领,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希望我的母校十四中学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胡正寰院士说。

    会议现场,一批校友和校友亲人纷纷向学校表达了捐赠和支持的意愿。毕业于1938年省武高时期的校友、天文学家贺天健的孙子贺卫欣向学校捐款5万元。2015届校友徐婧祎也委托妈妈来现场捐出了她自己工作第一年的年终奖两万元。

    徐婧祎说,她是十四中老师李远更班上的学生,读书时得到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求学3年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这3年也成为她人生最珍贵的流金岁月。她将人生的第一笔奖金,捐给母校,表达对母校的感谢与思念。“母校的馈赠远不止是知识。”徐婧祎说,还培养了她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

平先柏校长表示,将不辜负校友的期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管理基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挥基金最大的效力,为学校教育事业和学生们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长江日报记者杨枫 通讯员陈川 杨戈砂 图|记者杨枫)

    

    【编辑:邓腊秀】

胡正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
轧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