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电梯里引力会被屏蔽吗?”科普进校园,中学生提问获院士点赞

2023-10-01   长江日报   阅读量:71

    “电梯里电磁波将被屏蔽,那么引力也会被屏蔽吗?”这是院士带队进校园做科普活动时,一名中学生的提问。日前,中国科学院孙和平院士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对这名中学生称赞有加。

    工作室成立年余

    工作室举办科普活动200余场

https://pics6.baidu.com/feed/b812c8fcc3cec3fd99808063a3060b3386942780.jpeg@f_auto?token=68483a4e681459f83f0bda145687e7b4

孙和平院士。通讯员王琪摄

    今年68岁的孙和平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专家。他一直致力于地球精密测量研究,科研硕果累累。近年来,在繁忙的科研之余,他积极投身于公众科普。

    去年6月,为面向公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武汉市科协引导下,由市科协、武昌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建,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大力支持下,“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成立,目前工作室成员已发展至百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系统和行业协会的专家、中青年科研骨干、高校教师,以及地方科普工作者等。

    据了解,该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在孙和平院士带领下,科普团队深入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和农村,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共计200余场 ,线上线下受众过百万人次。其中,孙和平院士亲自主讲的科普报告有28场,包括“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江城科学讲堂”“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高端论坛”等,充分发挥了院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孙和平院士应邀两次前往三峡集团,参加我省组织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在对三峡、白鹤滩水电站进行地质灾害考察调研后,孙院士作了“大地测量技术在长江流域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专题科普报告。三峡集团在孙院士建议下,正在组织相关专家就大坝及水库区地表形变和地震地质灾害等问题进行立项攻关。

    在充分发挥院士科普工作室平台作用的同时,孙和平院士还带领团队不遗余力地发现、整合各种优质科研资源,形成合力开展公众科普。

    今年5月,全国近5000名青年科学家云集武汉,参加“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该工作室利用这一绝佳机会,招募了30位一线青年科学家作为科普志愿者,同时对接、联系了武昌、孝感、潜江、十堰等地24所中学,开展高品质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科学家们从自身研究出发,结合国际前沿以及国家需求,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科学知识,在校园产生了强烈反响。

    此后,多所中小学闻讯纷纷与该工作室联系,预约报告场次。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期间工作室又在武昌、黄石和黄冈地区的31所中小学安排了百余场科普活动。目前,活动已经全部完成。

    中学生的提问

    让院士觉得“很有意思”

https://pics1.baidu.com/feed/21a4462309f79052231e43de7e7d08c67acbd56c.jpeg@f_auto?token=713d0a61de8d1ae1e00dd848a133f69a

    孙和平院士(右一)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与师生们互动交流。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供图

    孙和平院士说,目前我们中学的数学物理课程内容,呈现的是300年以前人类文明的结晶;大学的数学物理课程内容,呈现的是100年以前人类文明的结晶。除了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学生们还亟需一个渠道了解现代科学最前沿的知识。院士科普团队进校园,就是为了补上这一课。

    在带领团队开展全国性的科普活动进校园时,孙和平院士发现,现在不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很旺盛,思维也很活跃。

    在面向浙江上虞百官中学、春晖外国语学校、东关中学、崧厦中学4所初中39个班级共1200余名学生、老师开展的网络视频科普讲座时,孙和平院士讲解了自己从事的引力场相关研究。在讨论提问环节,一名中学生站起来,提出了“电梯里引力是否会被屏蔽”的问题,这让他觉得非常高兴。

    “引力学说是国际前沿的基础科学,这名中学生能够想到并且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孙和平院士说,这表明这名学生视野开阔,勤于思考。当时,他给出的答案是“不屏蔽。”这一点,现在科学界已经公认。不过,关于引力屏蔽的问题还有很多研究尚无结论。这名中学生如果有探索的兴趣,将来完全可以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同时,孙和平院士也提醒团队的成员们,科普并不是单向普及科学知识,教学相长,受众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并提炼出科研“真难题”。

    今天播下科普种子

    明天长成参天大树

https://pics5.baidu.com/feed/6159252dd42a2834646aa997213b16e617cebffd.jpeg@f_auto?token=8b4422126e208b47e27fab05ad6936e7

孙和平院士(右二)在指导研究生学习。通讯员王琪摄

    由于科普成效显著,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的专家荣获2023年“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武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科普相关书籍入选了“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9月19日,孙和平院士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并作了主旨报告。在报告中,孙和平院士阐述了自己参加科普工作的切身感受。

    他认为,科学普及很重要,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科普自己所做的研究,这对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做科普对科学家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清楚,这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孙和平院士称,现在的大中小学生再过二三十年,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科研力量。此时科普进校园,在他们的心田播下现代科学的种子,将来一定会长成“为公众撑伞的参天大树”。

    (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吴宇明 胡子君 邓明莉 罗芳)

    【编辑:丁翾】